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探询”现象的表达策略与功能(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汉语学报》 郑贵友 参加讨论

    二 “探询”现象的表达策略
    内容上,“询问”是“探询”现象的显性特征:所有“探询”的实例都属于疑问旬;构成上,“探询”现象的主体都是一个“非完整句子形式”构成— — 原本由一个完整的句子(包括复句)达成的表述形式,由于表达的需要而省略了部分构成成分。语料分析显示,“探询”现象特定的语义、表达效果的兑现与这种“非完整句子形式”的缺省方式密切相关。
    结合语料分析,我们发现“探询”现象表达的语言策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使用某些具有“推测”类语义的词语,如“你看”“看样子”“你觉得”“依你看”等,结合省略手段表达“探询”意义。此时,“探询”现象的主体模式为:“推测义词语......?”如:
       
    在特定的语境中,“你看”“看样子”等词语原本就具有的“推测”义,而由这些词语为主体构成的“探询”现象,语气更为和缓,“探询”意味也更为浓厚。
    (二)借助关联成分的关联强制性,结合省略手段表达“探询”意义。此时,“探询”现象的主体模式为:“关联词语(主语)......?”如:
       
    例(6)中的“那”是关联词语“那么”的口语简略形式,和例(7)中的“于是”一样,它们分别依据自身的关联功能,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结合省略手段,或连带小句的部分结构成分,或单独作为一个应对形式表达特定的“探询”意义。
    【全文阅读】“探询”现象的表达策略与功能.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