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演的舞台剧《繁花》全程用沪语演出,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继《永远的尹雪艳》之后,上海舞台上再次出现沪语话剧,也再度风靡,足见上海观众对话剧表现上海本土文化的渴望。 方言叙事确是小说《繁花》的一大亮点,“小说从头到尾,以上海话思考、写作、最大程度体现了上海人讲话的语言方式与角度”,舞台剧《繁花》的改编则高度还原了小说的这一特点,人物台词可谓“无一字无出处”。汪小姐酒醉向徐总撒娇:“揿一记试试看,这只花瓶把手,是不是软的?”小毛娘劝小毛去相亲,说着说着突然哭起来,“一辈子为人家做牛做马,有啥意思呀”。阿宝与沪生夸银凤“嫂嫂笑起来好看”,银凤只说:“我年纪大了。”写在纸上,这些台词用普通话读也极通畅,但舞台中采用了上海话,这些台词便更加鲜活起来,汪小姐的娇、嗲、精明,小毛娘的一片爱子之心,阿宝沪生与银凤聊天时的有一搭没一搭,不但表现了微妙细腻的人物情感,还表现出上海特有的地域风情和语言魅力。 小说以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演进,也为舞台剧的改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众人去常熟“放松放松”,徐总请客,饭局上莺莺燕燕、热热闹闹,各怀心思,搬演到舞台上煞是好看。而沪生与姝华简单地在舞台上边走边细数上海的道路改名,后又提到小毛抄词牌,也蕴含了极大信息量,道路改名交代了时代、环境的变化,一个个旖旎的词牌名又隐晦地透露了小毛对姝华的暗恋,而沪生与姝华的相互暗生情愫也于此时展现了出来。人物之间的对话,在充分凸显人物不同个性的同时,渐次推动故事情节的演进发展,更具有戏剧性。 与此同时,舞台剧也如小说一般,采用了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交叉的叙事方式,这样的结构让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相互映照,让不同人物的命运相互映照。在小说中,作者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不疾不徐、舒缓自如的叙事节奏,但话剧更重视戏剧冲突,需要通过矛盾的升级来彰显戏剧张力,需要通过起伏的节奏来带动观众的情绪,舞台剧的改编在这方面花费了更多心思,把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片段拼接到一起。60年代,沪生、阿宝等人为小毛过生日,紧接着便是90年代阿宝等人为李李过生日。前者引出了姝华,后者引出李李。而姝华与李李在舞台剧《繁花》中是非常特殊的两个人物,她们会不时说出普通话的台词。姝华会用普通话朗诵穆旦、叶芝的诗歌,李李是北方人,台词中偶尔用普通话也是理所当然。姝华在那个年代便有独立的思考,见蓓蒂家住进外人,感慨“悲伤当娱乐,一半喜剧,一半悲剧”,李李阅历丰富,也不乏精明与嗲气,徐总纠缠,便不动声色地化解。她们是舞台剧《繁花》中两个不同时代的“女神”。可她们的命运极凄惨,姝华去了吉林后,再见沪生他们时已疯疯癫癫,饥不择食,却仍记住要到苏州沧浪亭,波光如练,烛尽月沉。李李到广东当模特,被信任的小姐妹出卖,骗到澳门坐台,誓死不从,惨遭虐待。她们的命运也是两个时代的隐喻。舞台剧中90年代徐总与汪小姐偷情,之后便是60年代银凤与小毛偷情,一样的情欲,前者轻浮,满是男女之间的挑逗;后者沉重,只见压抑下的突破。这样的改编以忠实于原著为前提,融入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突出了话剧自身的特点。 这样看来,用沪语上演舞台剧《繁花》,理解原著、尊重原著、还原原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是必然的选择。但据说《繁花》刚刚确定话剧版权的时候,原著作者金宇澄表示不要用上海话,未向金老师求证,不知确否。但这一想法与他在介绍小说《繁花》时的阐释是一脉相承的。“整部小说可以用上海话从头读到尾,不必夹带普通话发音的书面语,但是文本的方言色彩,却是轻度,非上海语言读者群完全可以接受,可用普通话阅读任何一个章节,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小说《繁花》不能只被限定为一部沪语方言小说,一部仅仅关乎上海的地域小说,“上海味”才是小说真正追求的。那么话剧的改编也不能只被限定为沪语话剧,而应追求创作有“上海味”的海派话剧。 金宇澄对话剧改编的思考,也可从他在舞台剧《繁花》宣传册中的表述中略窥一二。在短短300字中,他反复强调“舞台剧是另外一个空间……舞台剧可能会有我小说里想不到的内容表现”,“舞台剧是在小说范围之外的一个创作,会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它是立体的……实际上是很有悬念的。”“应该是新的一种方式。”他鼓励导演、制作人、制作团队“只要放手去做就可以”。我理解他在鼓励一种跳出他的原作框架,创造性地改编,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舞台剧《繁花》尚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进行改编时,舞台剧《繁花》保留了沪生、小毛、阿宝三个童年好友的经历为主线,引出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与他们交往密切的李李、姝华、银凤、汪小姐、徐总等人,化繁为简。而最重要的改编之一,便是与阿宝青梅竹马的蓓蒂只存在于众人的口中。蓓蒂天真烂漫,喜欢弹钢琴,喜欢收集电影说明书,最终成为众人心中的传奇,变成金鱼,被野猫叼到黄浦江里去了。说起她最多的人一是姝华,小说中,也是她转述了蓓蒂变成金鱼的传奇。二是阿宝,阿宝与蓓蒂午后爬屋顶,瓦片温热、黄浦江船鸣,阿宝叫蓓蒂“乖小囡”,本是小说中克制叙述的段落,出现在了成年阿宝深情的独白中,那是阿宝永远的记忆,与话剧前后衔接稍显突兀。 而舞台中心的大转台则解决了小说《繁花》改编为舞台剧时的许多空间限制问题,转动起来的大转台可以360度地展示饭局中每个人的“表演”,可以让人物从高乃依路走到莫里哀路。“饭局”与“荡马路”这两个《繁花》中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也就顺利地呈现于舞台之上。但把转台最充分利用的只有常熟徐总请客的饭局,其他几个饭局依然与平常话剧差别不大,通过人物的走位,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而人物“荡马路”,何时走何时停,走的节奏,与大屏的配合,也是可以继续思考的。 话剧最后,大屏幕上不断闪现当年的老照片,从城隍庙九曲桥到湖心亭,湖心亭窗户打开望出去却是东正教堂的一角,东正教堂的窗户打开又到了外滩,外滩马路上的人流涌动,却都是倒行,倒放的影像不断流过眼前,逝者如斯的感觉油然而生。想到这只是舞台剧《繁花》的第一季,此后还将有第二季、第三季,陶陶、梅瑞、玲子、小琴,还有这些未登场的人物,不禁充满了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