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编辑手记:《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31 中华书局 贾雪飞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
    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大家江晓原先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江晓原教授通过系统研究,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求真精神,来讨论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精详考辨,去伪存真,有破有立中启迪读者何为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
    2017年8月上海书展,江晓原先生和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先生携《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新书与读者见面,受到广大读者和媒体的一致关注和好评。从2017年8月至今,先后入选“2017年上海书展8月好书大推荐”书单、“2017年8月光明书榜”、“华文好书八月榜”、“2017年第五期中版好书榜”、“2017年9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等重要图书月度榜单,12月入选“中华书局2017年度双十佳图书(人文社科类)”,入围“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榜”及“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好书”等;同时先后在凤凰国学、搜狐网、央视《财经周刊》、国学网、澎湃新闻、深圳商报、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腾讯新闻等重要媒体发表原创专访、书评、书摘及书讯等近30次,转载上千条,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为什么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呢?因为江晓原教授从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入手,用科学的严谨和实证性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传统文化读物。作为责任编辑,我认真推荐《中国古代技术文化》这本书。

    



    先说开本。为什么会选这款瘦长型的32开开本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体量小,但讨论的内容却事关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厚重度,需要以一种有份量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另一方面,借鉴《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学者访谈录》(中华书局2017年1月出版)的经验,这种瘦长的开本虽然有些浪费纸,但是对于体量小的书来说,不失为一个有利的选择。
    

    再说装帧。相对于开本选择方面编辑所具有的相对自主性,封面设计所牵涉的因素较多,设计出一款能与书稿内容相得益彰且作者满意、读者认可的封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江晓原老师对书的封面的要求之高是出了名的,据我所知,他的很多书的封面都改过七八稿才定稿——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小编当时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忐忑程度可想而知。
    

    在和设计师刘丽老师反复沟通下,确定了封面的初步方案——小布脊纸面精装,封面题签或集字,风格相对活泼。非常感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丁沪东老师的大力支持,其所题“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的行楷签,风格恰如其分地与书稿内容相合——行云流水间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刘丽老师又选汉画像石的马术图,灰度处理后,置于封面烫黑的书名下,令灵动感贯穿封面始终。同时,布脊经过比对,选定了蓝色布脊烫金字方案——一款典雅中略带动感时尚的封面就这样诞生了!
    


    

虽然我对封面的设计稿非常满意,但在发给江晓原老师的那一刻还是忐忑不安,准备了若干说服他的理由。但是,当江老师看到封面效果图后,爽快地说:“这款封面好,我喜欢!”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以及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喜悦感扑面而来。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在我眼里,是一本带着先天美好诞生的书。从4月底开始接触书稿到与江老师见面沟通细节问题,再到成书考量和书装设计,再到完成印制参加上海书展,一切都如此顺畅而美好!所以,当2017年8月1日,收到样书时,我拿着它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从封面到内文,从开本到整体书装,真是越看越觉得爱不释手,幸福感和感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真心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做出努力的各方同事们,有了大家的大力支持,这本书才能美好地诞生,才能这样美好地呈现给读者!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暖阳四溢的冬末,让我们在读书中开启春天。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文化副编审
    贾雪飞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学者访谈录》《〈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晚明大变局》《前尘梦影新录》《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明代文人的命运》《运书日记》等书责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