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2年诞生之日起,生态语言学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在国内尚在起步阶段。了解生态语言学的理论主旨以及“生态”视角内在的理论局限性,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生态语言学的理解,促进生态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 生态语言学的发轫 1972年,豪根的论文集《生态语言学》问世,标志着生态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正式诞生。生态语言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人类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促发了语言学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正是看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甚至是“恶果”,语言学者们开始对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的西方主流话语体系进行反思,引发了语言生态意识的觉醒。其次,新学科的发展给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准备了理论基础。语言学素来和心理学关系密切,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无疑有助于生态语言学的发轫。最后,社会学视角下的“现实社会建构论”思想为生态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启示。受到“现实社会建构论”的影响,生态语言学提出“语言生态建构论”,强调语言对生态系统的建构性。 生态语言学的理论主旨 从学科性质来说,生态语言学跳出了索绪尔意义上的“为语言而语言”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意图通过语言分析达到“生态”平衡这一“非语言”研究目的。生态语言学探讨的是语言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假设是:语言构建生态系统。基于语言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生态系统的态度和行动这一基本语言事实,生态语言学的理论主旨是通过语言的构建和再构建,强化语言使用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最终促发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系统的社会行动。基于此,在语言和生态的关系问题上,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立场为生态第一、语言第二。 生态语言学有一般性任务和生态任务。前者属于一般性语言研究范畴,后者属于生态研究范畴;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和前提,后者是生态语言学真正的理论目标所在。就生态语言学的“一般性任务”而言,其主要关注各种语言概念或者文本的生态分析和阐释,以及那些普遍性语言模式的生态分析和阐释,进而考察那些影响人类思维和世界观的、具有更强普遍意义的语言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