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孙飞凤 侯国金:失礼研究渐成热点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孙飞凤 侯国金 参加讨论

    礼仪和礼貌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褒奖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分别要求人们尽量减轻对方的损失,尽量增大自己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对方的赞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量增加对对方的赞同,尽量增大对对方的同情。而且所有的语言都有礼貌用语和礼貌表达式。
    据不完全统计,《语用学杂志》上摘引率最高的论文中有七篇是关于礼貌研究的。自《礼貌研究杂志》问世,人们不仅从多维度观察礼貌问题,也更加关注不礼貌即失礼现象。
    Culpeper 1996年发表的《失礼之剖析》及后续系列研究是失礼研究的先锋,2008年Bousfield和 Locher合编的《语言失礼》进一步推动了失礼研究。同年《礼貌研究杂志》推出的“失礼特刊”大大助推了失礼研究。最近十几年来,英美等国已举办了四届“语言失礼国际研讨会”,其学术性、系统性、深入性及延展性都代表着失礼研究的前沿。
    既有礼貌研究,为什么还要研究其反面的失礼?由于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失礼话语俯拾皆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社会集体和个人交往中。失礼言语既会伤害人际情感,也会影响个人或机构形象,对个人生活、机构运行甚至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为何失礼研究成了语用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以及修辞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第一,在现代社会,礼仪和礼貌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而关注和研究礼仪和礼貌问题必然涉及其反面即失礼问题。第二,失礼现象大量存在于社会个体的言谈举止和公共生活中,破坏了我们的语言生态。第三,失礼言行形式多样,各不相同。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有私密的,也有公开的;有随意的,也有正式的;有个人的,也有机构的;有面对面的,也有匿名隐身的;有一对一、一对多的,也有群体对群体的;有虚构的,也有真实的。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活和交际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交际的出现,其语境特点和交际模式明显不同于以往。由于不是面对面交流,不少人觉得无需顾及面子,言谈更为随意、直接乃至欠礼貌,此种隐身或匿名交际成了失礼话语的温床。第五,人类具有社会性及合作性,同时也具有利益性以及对抗性,因此,在需要和存在礼貌用语的背景下,也产生了冲突性话语,具体表现为不客气、吵架、詈骂等言行,经典的语用学礼貌理论以及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偏向于且源于社会合作,难以充分解释失礼现象。第六,以往关于礼貌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言语行为的视角出发的,并没有把言语行为和人际关系结合起来。当代语用学的失礼研究开辟了人际语用等课题,将言语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熔为一炉,弥补了失礼纯语言研究的不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