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濒危语言是关注和研究重点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诸语言中,跨境濒危语言应是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跨境濒危语言包含两个要素:跨境和濒危。跨境语言指分布在相邻国家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与中国接壤的“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14个,相关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有33个,跨境分布的语言约有50种。这些跨境语言并非都是濒危语言。濒危语言指的是使用人口比较少、使用功能衰退、少年儿童不再使用、在两三代人之内消亡的语言。戴庆厦教授提出了建立量化的多项综合指标体系定位濒危语言的设想。这一综合指标体系包含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青少年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社团中所占比例、语言使用能力、语言使用范围、族群的语言观念、语言结构系统的衰退等与语言使用功能相关的诸多因素。 依据跨境和濒危这两大核心要素,“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跨境濒危语言共有14种,使用这些语言的是怒族、独龙族、仡佬族、塔塔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相关的周边国家包括缅甸、越南、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涉及的语系有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的藏缅和侗台两个语族中都有跨境濒危语言。藏缅语族又涉及彝语、景颇语和缅语三个语支,它们分别是彝语支的柔若语(缅甸);景颇语支的独龙语(缅甸)、阿侬语(缅甸);缅语支的浪速语(缅甸)、勒期语(缅甸)。另外,珞巴语(印度)和格曼语(印度)也属于藏缅语族的跨境濒危语言,只是语支待定。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主要有仡佬语(越南、缅甸)、普标语(越南)和拉基语(越南)三种跨境濒危语言。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中都有跨境濒危语言,它们是突厥语族中的塔塔尔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满—通古斯语族中的鄂温克语(俄罗斯、蒙古)、鄂伦春语(俄罗斯)和赫哲语(俄罗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