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办公二楼,一位清癯的银发老人跟着广播体操的拍子,叉开双手、舒络筋骨。他就是黄建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首任校长、著名法语专家。78岁高龄的他刚从紧张的学术生活中抽身,休息片刻。 自1998年退休以来,黄建华本可安享晚年,却毅然选择埋首书堆,编纂完成了600万字的《汉法大词典》初稿。该书有望年内出版,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汉法词典。在此期间,他历经重病折磨,两度住院,2012年更被确诊为肺癌第Ⅳ期。彼时肺癌已转移至骨头,出现骨质流失,每天都不能走太长的路,但从家步行到办公室看书、继续编纂词典却是他的必备功课。 “我靠着(椅子)读书,不太影响身体。精力好的时候就多编一点,身体差就停一停。”就这样,16年坚守书斋,皓首穷经;两度高危住院,带病工作,终于完成了《汉法大词典》这一心血之作。 什么样的信念让黄建华如此执守坚持?“许多人认为编词典很枯燥,但我却觉得苦中有乐。当你找到一个适度的表达,把汉语词汇传达给法国人,让他明白这其中的内涵,这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黄建华笑着说。眼前这位笑眯眯的慈祥老人,在与病魔抗争7个年头之后,他的学术热忱仍一如当初。 精益求精编纂汉法词典 “21世纪是个查阅的时代,工具书的编纂工作特别重要。”黄建华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走上了词典学研究之路。 1998年,就在黄建华即将从广外校长的岗位退下来之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向他邀约编纂《汉法大词典》。其时他已逾花甲之年,“毕竟上年纪了,精力也不如前”。然而,考虑到国内近20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现状,黄建华毅然担下重任。 在接下编纂重任时,黄建华就明白,要想出精品,必须要静下心来,做好长期耗尽心力不问收益的准备,“编纂辞书不同于做买卖,它是一项浩瀚的大工程,远不是一年半载能见成效的,是一项要死心塌地去做才能做好的工作”。于是,十多年间,无论寒暑,黄建华始终起早贪黑伏案工作,节假日也不例外,一心扑在编纂工作上。 除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外,黄建华在编纂品质上更是严格把关,精益求精。选词上,他首先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作为选词本,然后逐个收入新词汇,包括方言词、港台词、科技词以及网络词,“网络上的一些新词,要斟酌收录,要考虑到词汇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影响广泛的新词要收进来,而昙花一现的词不要轻率收录”。 在词汇翻译上,他更是一再琢磨,寻找最合适的表达。对拿不准如何翻译的词,黄建华就从英语词典中找,若还找不到就请教外国人,反复推敲。他就像一位严苛的艺术工匠,对《汉法大词典》这部作品精雕细琢。功夫不负有心人,编纂十年,《汉法大词典》完成大半,任务似乎很快就要完成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