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放在人物关系中解读张学良——读《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国学网 李磊 参加讨论

    
        三年前的冬天,文代会前夕,我听说王充闾先生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张学良的资料,于是打电话给他,邀请他写一册《张学良传》。王先生欣然同意。
        在交流中得知,王充闾先生是张学良的同乡,他已经写了一些散章。这些文章,非常好看,我读后过目不忘,特别想让更多的人读到,于是更坚定了编辑出版这册书的信心。我发现,这些散章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每一篇都是写张学良与一个人的故事,比如与蒋介石、与周恩来的故事等。在张学良的生命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是没有涉猎的。于是,我建议王先生增写几章,写写张学良与他的父亲张作霖的故事、与赵一荻的故事。王先生认为很好。他自己又想到,还可以写张学良的童年、张学良与溥仪的故事、张学良的长寿经等等。
        怎么串起这些篇章呢?我建议王先生,按照张学良的生平,从出生开始写起,一直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去世,最后加一章对张学良一生的总体评价。于是,就形成了全书现在的体例格局:按照张学良的生平写起,每一章又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避免了平常的人物传记一条线地从出生写到去世的写法带来的重复叙述、不爽利的弊病。可以说,这是《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独创的写作方法:专题化的写作手法,扇面的叙述结构——以张学良的人生为扇骨,打开他的一段又一段精彩的生命历程。那么,张学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王充闾先生在书中作答: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复杂的政治人物。
        这部书,我排版编校清后,送统战部审阅,统战部只是就一处语句表达提出了修改建议,并对这部书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视角独特”“叙述角度新颖,完全不同于常规的传记著述”“有人物评传的味道”“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纪实文学作品”。这充分说明了王充闾先生的写作功底深厚。
        王充闾先生有过从政的丰富经验,这使得他在洞悉张学良、蒋介石等政治人物的内心时,能达到一般的作家学者所难以企及的深刻,同时他又有着文学、哲学、史学方面的深厚学养,行文中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智者和长者的逻辑严密的辨析和通达的人生智慧。
        张学良被周恩来誉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国庆六十周年时,张学良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考虑到这一层,内封我选择了一种深枣红色的布纹纸,既有主旋律的基调,又有历史的厚重蕴藉感,且感觉温暖。包封纸,则选择了米色的大地纸,力图显示张作霖、张学良的草野之气。
        策划编辑这部书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多部中外学者写的《蒋介石传》《张学良传》,在对比中,判断这部书的价值。我发现,这部书中运用的许多史料,我都是第一次读到,而且王充闾先生的观点颇多独到之处,处处有自己鲜明的分析和判断。书中还加入了大量图片,以还原历史现场,使读者对张学良、“西安事变”等有一个具象的认识。在筛选图片的时候,我注意图片的版权保护期是50年,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版权纠纷,舍弃了尚在版权保护期的图片。
        我相信,这部书的寿命会很长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