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汪玥含:记录分裂时期那些刻骨铭心的成长——鲁院学员系列访谈之五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樊金凤 参加讨论


    
    汪玥含,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副主任。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个人的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几十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儿童文学》《文艺报》《北京作家》等业内报刊。著有青春长篇小说《乍放的玫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月亮是甜的》,儿童长篇小说《白羊座狂想家》《黄想想的狂想生活系列》《艺术家黄想想》,绘本系列《狂想超侠》12本,战争长篇《大地歌声》、科幻长篇《大荒漠》和长篇译作《热爱生命》等。曾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入选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及 “中国好书”榜。
    
    汪玥含作品:《乍放的玫瑰》
    
    汪玥含作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汪玥含作品:《狂想超侠》
    我的写作源于困惑和不安
    记者:您的作品《乍放的玫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都描写了中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惑,这些困惑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学校。您在中学时代是否遇到类似的困惑或不安,对您的写作有何影响?
    汪玥含:中国的好学生在学校里是没有困惑的,这是很让人警惕的一种感觉,也是很可怕的,表面上他们是得天独厚的一群人,被老师宠着,被同学羡慕。实际上他们心理上有很多问题。我在学校里是学霸,其实学霸们的困惑开始后会更加强烈。我的困惑就开始于朦胧的情感,来源于和同学的交往,来源于家庭关系,我觉得困惑归结于中国教育的缺失:如何做人的挑战,这几乎是好学生共同的问题,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该喜欢什么样的人。这种困惑似乎从青春期之后改变了我之后的生活,不过最终我仍然用我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坚定了自己。所以,我能深刻的体会别林斯基的对“分裂时期”的论述:“一个人度过‘分裂时期’可经由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的,在现实人生的打击来临之后进入这一时期,如哈姆莱特;另一种是主动的,通过广泛而艰辛的阅读,通过积累人世的体验,逐步把握沉重的人生奥秘,他所举的例子是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别林斯基又说,经历‘分裂时期’之前的那些孩子大都是崇高的,但经过‘分裂时期’后,则大都变成了庸庸碌碌的成人,通过内心斗争和自觉,摆脱不和谐的分裂而达到灵魂的和谐,却仅仅是优秀的人的命运。”我大多数写作的资源和激情几乎都来源于这些困惑和不安。
    记者:我看到这样一段评价您的文字,“她还是个身高只有1.4米的小学生时,就站在比自己还高的桌子上指挥200人的合唱团高唱《长征组歌》,瘦削却勇敢、激昂。”考入北京大学,在学校里也是各种社团的活跃分子,您应该是一个内心很有能量、性格上很有主见的人,但您在作品中常常写到一些在童年就经历了苦难、疾病甚至死亡的孩子,例如林彤、佟偌善,他们敏感、自卑、懦弱,经历着疼痛的青春。您怎么看待青春期的这种心灵成长,以及成长小说的精神内核?
    汪玥含:我对弱势群体的自卑、敏感、懦弱的内心有着切身的体会。俄国的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被成人呵护着,带着纯洁高尚的品质成长起来。然而,到了一定年龄后,孩子的目光越发锐利,尽管成人依旧想要给予呵护,但孩子逐渐看见了社会的复杂。很多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无法与现实相对应,累积起来进而产生一种崩溃的情绪,于是便出现了青春期的逆反。”我就是在这样的‘崩溃’中真正体会到弱势群体的所有弱势心理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看似坚韧的人内心都曾经体会过极端弱势的心理。重要的是,有些人能把这个变化以及成长的过程刻骨铭心地记在心里,并清晰地用文字记录和描写出来,展示给曾经和正在经历的青少年们,而大多数人肯定经历过弱势心理,但很快就忘却了,就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觉得“穿过分裂时期的所有进步和飞跃” 就是成长小说的精神内核。”
    记者.随着我们对儿童文学认识的深入,已经不会将儿童文学仅仅视为无忧无虑、单纯快乐、明亮善美的书写,儿童文学也内含复杂的人性,有丑恶、歧视、忧伤。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我总是弹一些忧伤的曲子,是因为我觉得“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汪玥含:我很同意曹老师的这种说法。现在的少年面对的社会和家庭更加多元和复杂,所以他们更需要心理承受力,同时他们仍旧很孤独,需要陪伴,也需要坚强。而且现在青少年的情感和动机系统发展的快,控制系统滞后,就是只会踩油门不会踩刹车,所以更容易出现痛苦和困惑甚至荒唐的行为。如果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承担了这份痛苦,安全穿过这个时期达到了飞跃,他们就是优秀的强者。
    儿童文学中的诗意与想象
    记者:您的作品喜欢引用诗歌,书中孩子的情绪变化都有时会用诗歌来表现,文字诗意而忧伤。您似乎对诗歌特别钟情?您怎么看小说中的“诗意”?
    汪玥含:我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运用了诗歌,是想在全书贯穿一种意蕴,希望从头到尾有一种意境笼罩在文字和故事的上空,又萦绕在女主角林彤的心头,不知阅读效果是否达到了这种状态。我觉得这种意蕴特别适合这个年龄段十二三岁的少女,懵懂浪漫伤感。长篇小说是一个漫长的叙述文体,通读全篇能感受到“诗意”应该是比较高的境界,也是我努力追求的。
    记者:您曾说过“孩子就是天生的狂想家,精神世界丰富的孩子一定有创造力!”作品中也有许多有关“狂想”的题材,例如《白羊座狂想家》和《狂想超侠》,读者能在这样的作品里放松自己的思维,充分享受想象力汪洋恣意的快乐,这应该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保持和小读者心灵相通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秘诀何在?
    汪玥含:我的创作除了少年成长小说那个比较高的年龄段外,另外一块就是儿童小说,就是这段享受想象力快乐的年龄段。其实儿童小说是我最早涉足的,完全来源于儿子对我生活的影响。所以,保持和小读者心灵相通的秘诀是:要保持和小读者的零距离,去观察他们,了解感受他们,理解他们。
    始终致力于推进优秀作品
    记者:您不仅自己创作,还主持儿童文学的出版工作,在您的用稿标准中,优秀的儿童文学是怎样的?
    汪玥含:我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长篇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主题丰厚,三观正确,文字隽永,文学性强,对人性有思考,人物形象刻画较鲜明,故事有张力,具备情节推进的能力。文学性和可读性统一得比较好的作品。
    记者:据我了解,您现在经常约请一些知名成人文学作家来写儿童文学,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有眼光、有意义的思路,它会给儿童文学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审美。您的初衷是什么?已经刊发或者出版了哪些作家的作品?
    汪玥含: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成人文学作家不同风格的儿童文学作品能给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一些新的气息。目前已经出版了姚鄂梅的《倾斜的天空》和《我是天才》。她的短篇小说也刊发在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杂志上。
    记者:您的创作一直非常活跃,目前已经有新的出版计划了吗?是哪方面的题材,能透露一下吗?
    汪玥含: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将要出版我的一本科幻长篇小说,还要出版一本短篇集。目前在写作新的成长小说长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