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莫言的归去来辞——《故乡人事》及其他(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艺报 张晓琴 参加讨论

    
    《左镰》中,莫言说:“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绕梦牵的什么。这就是我见到铁匠就感到亲切,听到铿铿锵锵的打铁声就特别激动的原因。这就是我一开始写小说就想写打铁和铁匠的原因。”莫言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铁匠?他说:“我愿意用我全部的作品换鲁迅的一个短篇小说,换他一个《阿Q正传》,如果我能写出一部类似于《阿Q正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说都不要了。”把这两段话放在一起看,《故乡人事》对鲁迅的《故乡》的致意就显现出来了:莫言想做一个像鲁迅那样发出打铁的铿锵之声的“铁匠”。
    然而,从鲁迅到莫言,变化也很明显。《故乡人事》中,高密东北乡的青年一代出场了,孙敬贤的孙子孙来雨遗传了爷爷爱土地的特点,在高密东北乡的年轻人都出门谋出路的时候,他仍然留在土地上耕作,不过方式由原来的人力换成了机械。他与祖辈们最大的不同是遇事客观,他认为自己的父亲花这么多钱办一场类似戏说历史的葬礼糊涂且毫无意义。孙来雨对已经获得诺奖的“我”非常尊重,又有礼有节。他对爷爷和莫言之间的历史误会并不那么在意,虽然也希望通过“我”得到一片荒废的土地,但态度却也不卑不亢。这与鲁迅《故乡》中那个恭敬地叫“我”老爷的闰土是完全不一样的。小说以这个青年的一句话收尾:“叔,我爹与我爷爷一样就喜欢打肿脸充胖子。” 显然,这是一个清醒的青年,他对祖辈的审视,也是一种自审。
    这是莫言与鲁迅最大的不同。鲁迅是精英立场的知识分子,以启蒙为大任。他笔下的人物永远沉睡在铁屋子中,等待被他唤醒。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莫言在漫长的行走之后重新找回了民间立场,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文化空间。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面对现实,莫言都是和高密东北乡的民众站在一起的,故而他笔下高密东北乡的民众是有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的,他们既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他们宁可下油锅也不屈从强大的势力。所以,说莫言归来是有多重意义的,而非简单的作品层面的回归。在这个意义上,从鲁迅到莫言,新文学的延续性和谱系性毫无疑问得到了另一层面的完善。
    莫言始终与他的人物站在一起,他尊生命,悯众生,他体悟慨叹时间与命运,他宏大庄严而又慈悲,他与他的人物一起承受分担发现呈示世界,他们一起在这个世界行动,一起见证此在。莫言与他的人物一起让我们重新回归文学最本质的存在,这种精神也是《红楼梦》《水浒》《三国》中久被遗落的精神。由此,莫言复活并开拓了汉语小说的另一种传统,这是对鲁迅开辟的汉语新文学的精英传统的一次矫正,也是对小说自身传统的一次恢复和肯定。鲁迅总是在隆冬中茕然独立,而莫言总是与他的民众一起站在高密东北乡的秋色之中。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组新的民族雕像,拓出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空间。
    这一切,都是在高密东北乡完成的。在《我与文学大师的对话》中,莫言坦言:“我的高密东北乡是我开创的一个文学共和国,我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他努力地要使它成为中国的缩影,努力地想使那里的痛苦和欢乐与全人类的痛苦和欢乐保持一致。他说,“我努力地想使我的高密东北乡的故事能够打动各个国家的读者,这将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现在,莫言又一次回到了高密东北乡,《故乡人事》每一篇的结尾处,莫言细心地写下了小说的最后定稿时间与地点,时间分别是2017年8月16日和18日,地点则是高密南山。
    文学的莫言归来时还带着他的诗。当组诗《七星曜我》以全然现代汉诗的面庞登场时,那意外是不言而喻的。莫言无疑是世界一流的小说家,他天然地、本能地抓住了小说的深微本质。莫言无疑也是优秀的诗人,他以诗歌的方式和世界文学大师进行精神对话,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和大师们“恋爱”。原来根本不是意外,原来由来已久。原来莫言一直未曾离开,又何谈归去来?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