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那是记忆吐“芳华”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人民日报海外版 阎岩 参加讨论

    冯小刚作为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丰产者、活跃者,之所以先声夺人并被观众长时间津津乐道的,就因为他是一位善于讲述幽默故事的导演。当我们一味沉浸在他给我们设计的谐趣逸兴之中并充满新的期待之时,他却常常“画风突变”,转场悲情构造。你不得不说他是一位聪明识趣而果敢善断的导演。一方面,他的幽默在被长久消费之后,创作的源泉虽不会枯竭,但题材来源的“进口不畅”和竭泽而渔的“拼大盘”,势必导致“江郎才尽”的境况。另一方面,当一个人登上了高峰,只能面临走下坡路或者高位徘徊,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在超越自己远比超越别人困难的艺术创作困顿期,冯小刚的一再转型就显得非常必要。
    纵观其幽默类型的影片,冯小刚从不甘心停留在幽默表层,他老想在幽默之余夹带一些“韵味”,于活泼诙谐之中触及社会现实,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悲从中来。艺术创作有责任把想要表达的“责任”先勇敢扛起来,然后带着观众一道分担,而不是欲说还休,或让观众一笑了之。近年的《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其主人公事实上都是时代群像的缩影,附着了时代特征的点点滴滴,他们已非确指的具体的个体,而是一群人的形象凝合成了具有符号作用和指代意义的“六爷”和“李雪莲”,也便因“小”得“大”换来了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日渐丰赡的思想内涵。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两部作品通篇都带上了幽默味道,回归了冯氏幽默应有的冷峻元素,让人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说到冯小刚的果决,不得不说新作《芳华》。严歌苓小说的“高度”自然引人期待电影尽快上映。对于同一题材,审美感官不同导致鉴赏角度有别,小说的阅读接受和电影的视觉接受必然造成审美上的错位。电影的想象空间相形见绌,而且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有所取舍,这对拿“镜头”示人、凭“画面”博眼球的电影创作来说,无疑是不太公允的比较。就《芳华》来说,冯小刚是给严歌苓添了彩的。他让“芳华”有了生命体征和灵动意蕴,空灵的现场感氤氲着无法在小说中品尝到的味道,当然还有弥散不去的压抑,较之开放畅达的小说阅读空间,有一种强烈的“聚拢”和“合围”感。
    这个题材本身是沉重的,时代背景和特征是局限的,容不得太多发挥和想象,即便有,也只能是在人物形象方面“选主定角”“对号入座”。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的“芳华”,确实触动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不只是青春。你能看到冯小刚在悲悯情怀之下的收放自如,也可以体会到他在面对时代主题时的重重忧思。时代给人以昭示的同时,也会留下别样的印记。《芳华》中的一众人物,便是这个烙印的一个个载体,是理想和激情的呼号,是“痛并快乐着”的怒放的生命,也是“何为美”“何为时代之美”的现实版答案。
    《芳华》实现了对时代的呼应和关切,负责任地兑现了对观众的“交代”,让不同的观众从中找寻不一样的时代印记,追忆不一样的时代芳华。这是冯小刚创作历程中难得一见的一次内敛的作品,他似乎从来都没有如此富有耐心地节制过情感表达。从影片使用的拍摄和剪辑技术就看得出来,少了激情但富含温度,少了急促却不失节奏,舒缓平稳得如潺潺溪流,蜿蜒流淌在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