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经典糅进血脉,随岁月自然反哺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许旸 参加讨论

    “经常有家长问我,小孩子读不懂诗词中包含的人生韵味,是否不该过早开始学诗?我并不认同。”日前举行的沪上思南读书会上,“中国诗词大会”文化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与现场读者畅谈诗词对人生的浸润。在他看来,“不懂就不用学”是另一种“功利式教育”,而经典最大的作用,是糅进血脉骨子里,随着人生不断成长,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经典诗词都可以不停地反哺滋养人。
    郦波举例道,什么叫海纳百川?“小时候可能理解不了,七八岁时父母带到海边,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比较浅了?并不是。等到长大工作创业,遭受种种坎坷,那个时候再说海纳百川,就能理解透了吗?也未必。就像一首词所说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力不一样,但每种进阶感悟都很可贵。”
    在他看来,诗词给人最大的依赖,是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而存在。“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觉得这对他太难。孩子一定要接触这些东西,现在小朋友未必能完全理解,但‘取法无上’,要让小读者知道诗词审美还有更高层次,审美需拾级而上。”
    诗词大热的当下,郦波注意到一个现象,目前母语学习存在“断层”隐忧,部分年轻一代的母语感知能力有所下降。“古汉语缺乏现实使用的语言土壤,而古诗词则是最为通俗凝练的古汉语,是唤醒母语感知力的绝佳捷径之一。没有比诗词更能培养中国人的母语语感和思维能力的了。”
    最近,继《人生自有境界》后,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又一新书《诗酒趁年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书名取自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诗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郦波尤其喜欢这三句,他的解读是:“在诗、酒、茶合一的文化滋润下,又逢新火始生,少阳萌发,不就是最好的年华吗?这就是华夏文明的独特之处:三教合一,百川归海。既有对祖先的敬畏与哀思,又能将自然的智慧融入生命,达到人生的高妙境界。”
    中国博大诗词宝库的魅力之一,正在于成功唤起无数华语读者的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小时候背过的《静夜思》,总在不经意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这种强烈的共鸣被唤起,进而上升到共识层面,就形成了今天的传统文化热流。”郦波说,“我相信这种共鸣趋势一旦形成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我们所做的,就是为这把火再添几把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