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开展主题出版,第一重要的是保证正确的政治导向,从出版者的角度来说,在保证正确导向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李永强:人大社在选题论证中“严”字当头,强化内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三审制度,严把选题的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严格审查作者的政治倾向、学术能力。在作者遴选上,我社坚持优中选优,重点选择政治上靠得住,学术科研过硬的国内重点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从源头上保证学术著作出版质量。我们还重视借助外脑,组织图书专家评审团,为我们把好选题关。我们约请行业顶级专家深度参与重大选题的策划与编纂工作,保证学术质量;我们还组建了重点选题审读委员会,委员由学术专家、出版社优秀编审、副编审组成,在付印前审查重点选题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 中华读书报:很多人会把主题出版当做“政治任务”,不求经济回报,您对主题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永强:目前市场上很多主题出版物选题新意不足、写作风格不接地气、读者定位模糊、营销手段单一,种种因素导致经济效益欠佳。主题出版物对出版社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但又要兼顾经济效益。目前,围绕重大活动、节庆、重要会议等时间节点组织的图书策划、营销、宣传,国家资助力度很大,社会需求量也很大,优秀的主题出版物仍然供应不足,只要认真研究选题策划,做好精品出版,积极开拓销售渠道,这类选题依然会有很好的市场表现。 人大社始终坚持主题出版物必须双效统一。只有让优秀主题出版物产生好的市场表现,才会有真正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人大社在着力于增强主题出版物的专业性、可读性的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从而实现双效丰收。从发行渠道上,通过多年来积累沉淀形成的线上线下立体化的渠道体系为人大社整体的主题出版物发行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不断开发各种营销途径,充分开展线上线下各种活动,利用新媒体资源扩大影响力。 中华读书报:我们知道,人大社在“走出去”方面成绩斐然,请问你们在主题出版“走出去”方面做得如何?今后有哪些谋划? 李永强:人大社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努力打造中国出版的国际名片,把一批反映当代中国价值、治国方略、中国文化、时代精神的精品著作推向海外,形成了“高端学术内容走出去”的鲜明特色。我社已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出版机构建立了业务关系,累计向海外输出版权2200余种,涉及20多个语种的图书版权。在国新办和总局领导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多家成员单位中,我社连续9年取得单体出版社综合排名5个第一名和4个第二名的好成绩。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中,我社不断开拓贸易合作伙伴,向相关国家累计输出版权近300种,输出语种达到16种。2017年8月,人大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获邀成为首批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联盟对建立有效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渠道和平台、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先后设立了人大社以色列分社(中国出版机构在以色列的第一家分社),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蒙古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等分支机构,把如朱永新“新教育丛书”等一批中国文化图书陆续以当地语言出版,为丝路国家文化互通作出积极贡献。 中华读书报:请问今后一段时期,人大社在主题出版方面有哪些规划和计划? 李永强:第一是围绕重要的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及总局“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明确的重点,精心准备,规划主题出版项目。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提前做好选题规划;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把握好主题出版物的政治导向、学术导向和文化导向,增强主题出版物的专业性、可读性,创新营销方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不断提升我社主题出版物的品牌影响力。 第二是利用数字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对主题出版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建立相关资源数据库。我们拟将之前立项的主题出版产品实现数字化,进一步扩大主题出版项目的展示平台及社会影响力。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丛书”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资源平台;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为基础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为大众读者、学者提供便捷的数据服务。 第三是借助出版社版权贸易优势,让主题出版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我们拟建立“主题出版物版权输出机制”,建立编辑部与版权输出部门的长效联络机制,既能便于主题出版图书更快地走向世界,也能让编辑及时了解国际版权输出需求,调整今后的选题策划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