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作者创作、读者阅读与评者评论(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社会科学战线》 张政文 参加讨论

    二、读者阅读与对文本的个体理解
    文学作品是作者生产的产品,作品只有与作者分离,进入消费过程,成为公共间性对象,在读者阅读中获得被他者理解的性质时,它才真正成为文学文本。就文学文本不同于文学作品的这一本质特性的意义说,文学文本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和载体,最终完成于读者阅读中。文学文本积淀了作者的文本意图,更发育、成长、延续在读者的阅读中。因而文学文本意图绝不仅仅是作者的文本意图,读者的阅读意图与评者的评论意图可能是作为公共文化消费品的文学文本意图的主要构成方面。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在创作生产中,作品与作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尽管这一对一的关系也极其复合杂多。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对其描述只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一个作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阅读而言,读者精神意识多元开放、运动变化,精神意识的方向、趋势、方式和结构不完全受刺激反应因果必然律的掌控。个体的感受领悟、知识经验、立场价值、能力技巧以其个性方式自由地建构着与文本的理解关系而不同于认识自然世界,也不同于把握社会生活。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甚至可以说同一部文学作品在读者的不同阅读中可能生成多种阐释文本。与现实物理空间不同,读者精神意识的空间是非欧空间,它非均匀、可变化、多向度。精神意识的时间非匀速、可回逆。海德格尔就将时间分为“量的、客观的、可科学度量的时钟时间与质的、人的、忧心的主观时间”两种。“量的时间被理解成一种无尽的、流逝的、不可逆的抽象客观化了的‘现在’的流……质的时间或者说存在的时间把时间理解成一种入迷的统一体”。④当代著名阐释学思想家伽达默尔将人类对时间的经验也分为正常、实用的时间和艺术、节日的时间两类。前者是一种日常的时间感,而后者则是非工具性、与个体生命体验与群体存在认同相联系的时间感。⑤可见读者精神意识的时空是自由的,先秦两汉的散文可以在唐代读者的阅读中成为现实的文学范本。而在德国启蒙思想家的阅读中,古希腊的文化生活则被解说为现代性的社会理想。一句话,当读者未与作品相遇时,作品是自在的、封闭的、沉默的。而当读者阅读作品时,其与作品构成了阐释的主体间性关系。作品在读者阅读的主体间性过程中成为灌注了读者意图的文学文本。也就是说,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从自在中自觉、从封闭中敞开、才能由沉默转为言说。在阅读中,作者成为与读者同在并相遇的活者,而作品在阅读中由历史的文字变为现实中活生生的文学文本。阅读是读者走进文学文本世界的唯一路径。在文本的语境中,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也将自己的内心生活投进文本,理解与投射的间性融汇产生了关于文本的解说。可见,阅读作品、解说文本的过程充满着读者的主观心灵性。读者的价值立场、思想动机、观念情操、知识经验直接操控着对文学作品的内容理解和意义选择,文学从作者的作品转换为公众的文本,关键就在读者对作品读不读、读什么、怎么读。读者的阅读决定了作者的作品是否能够成为文学文本。在读者那里,被阅读的作品是作者书写的曾经发生的生活,而阅读就是将作者书写的曾经发生的生活阐释为读者现在可以理解的意识。与只和作者相关的作品不同,文本中的一切均通过阅读在读者的心灵意识中以当下形态复活,就像海德格尔讲的那样,文本属于存在者。只有理解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才可能理解属于存在者的文本。文学阅读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曾在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解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如此,在阅读中,文本是读者经历到的作者生存经验,也是读者感受到的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阅读,读者与作者、作品形成了一种文本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对话关系中,读者通过阅读,将自己投进文本世界中,发现作者的意图,同时又在对作者意图的阐释中将文本递送到读者当下的文化场域里,使作者在当下的文化场域中复活并发出意义之声,文本也就成为当下文化之现实。这一切都意味着在阅读中,读者使原本有始有终的作者和作品成为当下文化无始无终的展开。
    阅读不是六经注我、任意胡为。康德告诫人们,人的认识受到认识对象、认识能力和认识条件的统摄。读者的阅读是受前见控制的。在阅读之前,读者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感觉经验、语言能力已经存在,它们就是阅读的前见。在阅读文本时,这些前见直接决定了读者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海德格尔说理解受制于前见而不可能绝对主观;伽达默尔也说阐释文本不可能主观任意、独断而为。文本自身规定了读者不能摆脱文本的客观性去解释文本,阐释只能在文本中阐释。一旦读者的阅读任意而为,读者的阐释离开文本,就造成文本的消解、阐释的强制、意义的迷失,我国20世纪全民读《红楼梦》、全民评《水浒传》的现象便是例证。当然误读作者文本意图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施莱尔马赫说:“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⑥其实,读者的前见总与作者意图不同,读者不可能客观地掌握作者的全部意图,误读作者的意图应是必然。换个视角理解误读可以发现,读者的阅读视阈由读者的文化前见和生活语境所决定。同样,作品由作者的文化前见和生活语境所创作。这样,在读者的阐释中,作家与读者发生了对话,作品成为文本,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相互向对方敞开,作者视阈与读者视阈相互融合,阅读的前见与文本的此见相互渗透交织。其结果是,当文本敞开被沉默的潜在意义时,读者的生存意义也获得了显现,文本就真正呈现为一种文化的开放状态。在这样一种文化的开放状态中,文本使曾在的作者意图成为读者阐释的当下话语,文本不再是曾经属于作者的作品而成为当下的属于读者的文本。在阅读中作者的叙述变为读者的体验,在阅读中作者与读者共同存在于当下。每一次的阅读既是作者的又一次复活,也是文本的再一次生成,还是读者的再一次超越。历史的作者、作品在现在的阅读中成为读者解说的当代史话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