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高保真、低保真、无保真与无线保真阐释——与张江教授关于文本意图问题的讨论(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5 《社会科学战线》 马西莫·里奥尼 参加讨论

    四、文学的目的是什么?
    为“文学的目的”做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是难以实现的。很多充满智慧的学者都曾尝试回答“文学的目的”是什么,但在给出一个答案的同时,都没办法排除其他同等合理的答案。最终,这个概念本身,在经历了数千年人类历史发展、跨越了各种文化、以多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出现后,只能是根据其产生、传播和接受的不同语境,来确定自己所要实现的多种不同的目的。然而,同样无法否认的是,大多数人喜欢文学,因为文学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虚构的再现世界,也可能为人们生命中的困惑提供答案,无论是爱的神秘、死的绝望,还是友谊与背叛之间激烈的思辨。这正是我们要思索阐释文学文本最佳途径的根本原因,正如张江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所深刻指出的一样,那就是懂得如何用尊重文学的方式分析文学,是我们学习如何用尊重的方式解释人类的重要手段。
    正如于戈·沃利教授(于戈·沃利,都灵大学符号学教授——译者注)和其他几位学者所指出的,在那些不尊重文本本身、对文本强加前置阐释的理论,和那些在20世纪历史上以种族主义对人进行侮辱的理论之间,存在着恶性联系。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性的钟爱,以及对它向人们传递思想的独特方式的钟爱,是与对一个人的独特性的钟爱、对其存在的独特方式的钟爱分不开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文本,不同的理论可以对它们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但如此分类只是为了提供一个框架,目的在于凸显那些理论无法捕捉的东西,那些在理论范围之外的东西,即每件人类想象力所创造的作品的珍贵独特性(16)。同样,人类也可以用语言、民族,或者社会经济等标准被分类,但如果这种分类最后变成了一种对人的桎梏,忘记了这样分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凸显每个人类个体的独特性,那岂不是很危险!(17)
    格非的《隐身衣》让读者对忠实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分别是音乐再现的忠实问题、情感关系中人性再现的忠实问题以及作为思想和其话语载体的文化再现的忠实问题。正如本文标题所示,这些再现过程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形式,每种形式都对应一种不同的阐释哲学。第一种形式是“高保真阐释”(hi-fi interpretation),这是小说主人公的理想境界。“高保真阐释”追求对声音完美的再现,排除任何噪音和干扰。这种完美的声音再现,如果不是为了尊重每一个音符的独特性,尊重每个音符与其他音符协奏的独特性,以及整个乐曲的艺术独特性,那又是为什么呢?正是为了确保音乐再现的忠实度,确保声音与音乐内涵的一致性,符合作曲人构思和表达的思想内容,《隐身衣》的主人公才认真地组装复杂的音响系统。
    从比喻意义出发,与这种听觉忠实度相对应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忠实度。这种忠实度的基础,是一个人调整自己的特性,而与另一个人的特性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在这个努力调整的过程中,人对人的固有观念,甚至是偏见,会成为一种简单粗暴的解读方法(里奥尼即将出版《符号学》)。(18)对他人独特性的忠实,是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在反思20世纪悲剧过程中,关于最高道德给我们上的一课。在他看来,20世纪的大多数悲剧,源于对这种忠实责任的摈弃。(19)然而,忠实不仅应该存在于对艺术与人的态度上,也存在于如何看待将两者联系到一起的内容,亦即在社会中传播的语篇、文本,包括精心加工的艺术创作。
    五、高保真阐释
    在文学批评中,高保真阐释,正如张江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所准确指出的,是一种对文本不进行强制阐释的批评方法。像安伯托·艾柯在区分文本阐释与文本使用时所述,(20)高保真阐释不利用文本来实现文本自身未曾创造的目标;相反,高保真阐释采用一个可对文本进行分析的框架,认为文本不是分析框架本身,而只是框架中的分析对象,正如美术作品中画框和画作的关系。这种阐释,承认对于理论所指出的相似性的接受,如语义框架、叙述结构、语篇组织等等,但最终要进行超越。正是这种超越,揭示出文本对于人性的体现。文本的独特性隐含在这种超越之中,是文本最为珍贵的内容。如果我们不把文本从理论的条框中解放出来,便不能得到这种超越。
    六、低保真阐释
    那么低保真阐释又该如何解释呢?低保真阐释就是阐释者对于文本的爱以及对于文本所包含的独特性的爱,被阐释者对其他因素的迷恋所取代,比如既定作者应有的思想活动、文本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文本所产生的时代对于文本的接受情况,或者是用于阐释文本的“理论”。所有这些因素都很有价值,并衍生出不少很有见地的文学分析方法(文学的精神分析、文学社会学、文学接受研究、解构主义阐释——女权主义理论和酷儿理论),但是这些分析方法都没有达到对于理论的“超越”,这种“超越”是文本的独特内涵,是只有最为忠实的读者才能发现的东西。如果每次都把一个文本仅仅视为存在于一个类型中的另外一个例子,比如文类、叙述结构、意识形态等,那么文本的独特性就失去了,对于文本的阐述就夹杂了个人的、历史因素的噪音,或者是理论的偏见和曲解,正如同音响系统中脆弱的、无法正常工作的线路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