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探索下众多“小热点”频现 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研究对象众多,范围广,在若干占据“中心”位置的研究热点之外,更多地呈现出多集群、多元探索,“小热点”频现的研究态势。除了鲁迅、莫言、贾平凹等现当代经典作家研究依然活跃之外,2017年的新诗研究、台港文学研究、科幻文学研究等领域都贡献了一些热点问题,部分当代文学新作的面世也为评论家所关注。 2017年新诗“回暖”趋势明显,人们对新诗的热情逐渐增长,而新诗研究方面则出现了形式研究和本体研究的转向。一批研究者从新诗的节奏、分行、词汇、标点等角度入手,通过对新诗外在形式的考察,探究新诗“本体”内涵。王泽龙继现代新诗的虚词、人称代词研究之后,探讨了“对称”形式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的关系。他提出,对称作为诗歌形式建构的基本方式,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转变,为新诗诗形、节奏和诗意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形式和本体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新诗的存在本质与必然性,代表着新诗研究逐渐从以往的理论梳理和作品阐释进入到更深的层次。 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曾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但随着刘慈欣《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引起极大关注,科幻文学也开始进入主流当代文学研究视野。杨宸分析了《三体》中“历史叙事”和“末日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强调小说表现出的“人类整体意识”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谭永利也分析了《三体》中的“危机叙事”模式。相对于以往零星出现的政治学、哲学、社会学角度的《三体》研究,这些论述更具备文学研究的专业眼光。科幻文学研究与传统主流文学研究在价值观、知识背景、思维模式和总体视野上都有一定差异,科幻文学中“科学”、“未来”等基本主题,“幻想”和“超越性”的基本特质,对整个当代文学研究来说还很陌生,其发展前景还很广阔。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