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扶持青年学人 很多文学研究者在踏上学术道路之初,都有一段与《文学评论》有关的记忆。 因为读了1982年第6期发表的李青春的《浅谈美与善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赖大仁写出了平生第一篇学术论文;因为大学时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诗可以怨》,刘石从30多年前开始就成了铁杆“钱粉”;因为读了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合写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了现代文学专业…… 从《文学评论》的名家名作中学到了为文之法、治学之道,年轻的学子们尝试着给《文学评论》投稿,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 读研究生二年级时,刘石把一篇研究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论文寄给了《文学评论》编辑部。约莫过了两三个月,竟然收到了考虑刊用的回信。多年之后,当刘石见到当年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陈祖美时,他有无限的感慨:“当时我就想,做一个好编辑对小人物来说多有意义!后来我果真做了编辑,就不自觉地拿陈祖美先生当榜样,不废大家,重视普通人,尽量认真地去阅读没有请托的自然来稿,一旦留用了,心里就揣摩着对方如何同我当年一样偷着乐,然后自己也抿嘴笑了!”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正在湖北一所高校任教,29岁的他把一篇打磨了半年多的文章投给《文学评论》,几个月后收到了编辑王信告知“留用”的来信。 “我从1986年第4期在《文学评论》发表第一篇比较正式的学术研究文章,直到今天,每一篇文章都是我自己投寄,从来没有经过任何人的‘介绍’‘推荐’而发表的。”程光炜说,如果没有王信这种好编辑,也许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称王信先生是我治学道路上的‘第一个老师’,不算是过誉之词”。 “60年来,《文学评论》不拘一格扶持青年学人,确保优秀稿件源源不断,这是《文学评论》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说,如今“70后”学者已经成为《文学评论》最重要的作者群体,“他们代表着中国文学研究的未来。《文学评论》能否承担起名刊的责任,能否不断激发思想的活跃,能否持续推动学术的进步,我们期待年轻一代学者给予更多的支持”。 60年来,《文学评论》播撒下的学术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年轻的读者培养成年轻的作者,陪伴年轻的作者成长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文学评论》是中国文学研究的记录者、见证者,也推动着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