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曲高和众美韵传承——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

http://www.newdu.com 2017-11-27 中国纪检监察报 刘同华 参加讨论


    
    蔡正仁,1941年出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工小生。师承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以及沈传芷、周传瑛等名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及第五届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戏曲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而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品,自明代中叶成为剧坛宗主,被誉为“百戏之祖”。其众多流传剧目所体现的爱国情怀、优秀品格、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共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而且排名第一。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昆曲为“雅部”。清代中叶以后,各种地方戏曲逐渐兴起,如京腔、秦腔、梆子腔、二黄调等,统称为乱弹也就是“花部”。花部的出现打破了雅部一统剧坛的格局,撼动了昆曲的宗主地位,史称“花雅之争”。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花部取得最终胜利,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进入20世纪,昆曲更加呈没落之势。
    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大概只剩下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组建的民间戏班国风昆苏剧团在惨淡经营。
    1956年1月,在浙江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该剧团在杭州演出昆剧《十五贯》,大受好评,连演了20多场。《十五贯》是创作于清初的剧目,剧中人物因“十五贯”钱遭受冤案后又得到平反。春节期间,剧团到上海演出《十五贯》,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看了,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出反对主观主义和提倡实事求是的好戏,应该大力推广,于是决定让《十五贯》进京演出。
    很快,国风昆苏剧团改名为浙江昆苏剧团,由周传瑛任团长。4月8日、9日,该剧在京汇报演出,田汉、欧阳予倩、梅兰芳等都来看戏。4月10日公开演出,就在北京前门外的广和剧场。
    几天后,剧团进中南海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中央领导观看,大获好评。翌日,毛泽东派人到剧团传达了祝贺和指示。4月25日,昆剧《十五贯》在国务院演出,毛泽东又去看了一次。4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听取陆定一的发言时,曾插话:“《十五贯》应该到处演,戏里边的那些形象我们这里也是很多的,那些人现在还活着,比如过于执,在中国可以找出几百个来。”于是《十五贯》火遍北京,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景象。
    周恩来从外地回北京后,直接来到广和剧场,与普通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散场后周恩来来到后台,与大家一一握手,开口就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5月18日《人民日报》根据周恩来的讲话精神,发表了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新华社又向全国发出电讯报道。北京、江苏、上海、湖南等地相继恢复或建立昆剧表演团体,已经衰败的昆曲在新中国开始了“新生”。
    等了二十年的一封信
    蔡正仁提起两位恩师俞振飞和沈传芷,充满了敬意。他的很多戏,都是先跟沈传芷先生学,学会了之后再由俞振飞先生仔细打磨。
    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先生避居上海,并蓄须明志,不再演出。抗战胜利后,为庆祝抗战胜利,梅兰芳复出。但是因为八年没唱,嗓子一时恢复不过来,梅先生很着急。俞振飞就给他建议,可以试试昆曲,昆曲比京剧要缓和。俞振飞为梅兰芳吹笛子,梅兰芳唱《琴挑》和《游园惊梦》,效果很好,于是决定登台。抗战以后梅兰芳首次登台演出就演昆曲,轰动上海滩。事后梅兰芳为了感谢俞振飞,特地包了一大包“包银”登门致谢,俞振飞说你能唱昆曲我已经非常感谢,怎么能要这么重的“包银”。后来梅兰芳实在没辙了,就诚心诚意邀请俞振飞加入自己的梅剧团,而俞振飞则明确要求酬劳不能超过长期跟梅兰芳搭档的姜妙香(京剧小生名家)。
    蔡正仁18岁那年,还在戏校学习。当时学校提出来,让蔡正仁向俞振飞学他最拿手的《太白醉写》。这出戏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酒后填写《清平调词三首》的故事。
    昆曲《太白醉写》本来叫《吟诗脱靴》。俞振飞跟沈传芷的父亲沈月泉学会后,改成了《太白醉写》。俞振飞学这个戏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岁,当时他觉得不具备翰林学士李白那样的文化修养和气质,要想演好《太白醉写》实在太难,于是他直到四十岁以后才演出《太白醉写》。
    俞振飞都觉得难,蔡正仁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但是当时学校有要求,蔡正仁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你找我什么事?”
    “班里问我敢不敢向俞老师学 《太白醉写》,我怕学不好……”
    但没想到的是,俞振飞一口答应了。他说,学《太白醉写》是个好事,但是这个戏确实难。俞振飞建议蔡正仁先跟沈传芷学,把基本的学完以后,再由他来教授演出体会。这样,也就两个礼拜的时间,蔡正仁跟着沈传芷学会了《太白醉写》,然后再一遍一遍地演给俞振飞看。
    当时蔡正仁心里想,老师说难,自己不也学会了,老师二十岁,我十八岁,自己还要年轻两岁。跟学校领导一汇报,第二天就演出!
    那天晚上,很多记者都来看。俞振飞和沈传芷也都坐在台下看。第二天,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还登了一大篇文章。蔡正仁心中有些小小的得意。
    1964年的夏天,蔡正仁还专门给叶剑英演过《太白醉写》。
    就这样,一直到1979年,上海昆剧团第一次离开上海到南京进行巡回演出,当时阵容强大,号称“七梁八柱”。蔡正仁除了其他演出,专门贴了一出《太白醉写》。
    十几年没演这个戏,那天在南京人民剧场演完之后,蔡正仁怎么都睡不着觉。并非是演砸了,而是自己不满意,总感觉不在状态。总而言之,蔡正仁就是不满意当天的演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到了半夜,干脆挑灯给老师俞振飞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应该是越演越好,为什么忽然却感觉到越演越不好,越来越不满意台上的表现?”蔡正仁将这些困惑寄给了俞振飞。
    蔡正仁还在信中说:“我越来越能体会,为什么您二十岁学了这个戏,一直到四十岁才演。现在真的觉得这个戏确实是难,我演出完浑身难受,一举手一投足,都不太满意。”
    很快就收到了老师的回信,信是沉甸甸的。回信的第一句话就是:正仁,老师等这封信,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了!
    俞老在回信中说道:“你现在不满意自己,感觉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恰恰证明了你有非常大的进步。这个进步,我觉得才是踏踏实实的进步。如果你到现在还觉得《太白醉写》很容易,我就不给你回信了。我们有句话,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你现在感觉到寸步难行了。收到你这样一封信,我感到非常高兴。”
    经老师这么一点,蔡正仁恍然大悟。这件事直到现在,蔡正仁仍记忆犹新。他在教学生时,总是把这个经历告诉学生们。因为艺术的高超境界,有时单纯靠口传心授是难以表达的。
    蔡正仁告诉记者,一帆风顺的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只有经过几个反复,每走一步才会有收获。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蔡正仁从12岁小学毕业开始学昆曲,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与昆曲为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12岁以后自己的生命就是昆曲了。
    曾经一度,面对世事纷纭,蔡正仁也问过自己是不是要继续坚持,思来想去,他给自己的答复是肯定的: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想入非非,既然老天让我选择了昆曲,那就老老实实从事昆曲事业。六十多年与昆曲为伴,今生再无法与昆曲分离。
    蔡正仁动情地说:“死心塌地地为昆曲奋斗,昆曲好,我也好!学好、演好,现在还有个任务就是传好。这三个任务我做好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白来!”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昆曲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其他剧种不能比拟的,这是每个昆曲人的自豪。但是当年,蔡正仁也曾有过深深的无奈和自卑感。蔡正仁的老师们都曾经历昆曲面临的种种困难,有时演出,台上的人比台下的人还多。老师们带着这样的遗憾离去,蔡正仁和他的同行们接过昆曲继续走……他们为能够成为开路人,把昆曲从奄奄一息的状态下抢救过来且传承下去而自豪,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昆曲的繁荣兴盛。蔡正仁说,一直认为能想到昆曲的未来,却未必能亲眼得见。
    “可是这几年啊,我就越来越感觉到,原本以为要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几十年才会有的昆曲繁荣,出现了!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走到老师的遗像面前,朝他鞠躬,自说自话。我说老师,现在昆曲成了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恐怕是您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作为您的学生,我不仅看到了,还参与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举动,因为这里面有我们努力的成果。”蔡正仁深情地说。
    个中滋味,一般人很难体会。所以,他始终忘不了两位老师:俞振飞和沈传芷。
    2008年春,《长生殿》由上海昆剧团进京演出,这是《长生殿》问世三百年后首次全貌展现。蔡正仁不仅担纲主演唐明皇,而且跟唐斯复女士一起,找到赞助,为大学生买票租大巴,让北大清华的学生来看《长生殿》,一演就是四天,轰动京城。
    前不久,上海昆剧团又把四本《长生殿》复排,分别在上海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演出,连演四天,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对此,蔡正仁说做梦都没有想到。
    伴随着上海昆剧团排练厅悠扬婉转的笛声,蔡正仁欣慰地告诉记者:“昆曲的黄金时代,这不就摆在面前吗。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很喜欢昆曲,我作为昆曲人,是欢欣鼓舞的,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我已经七十多岁,越来越感觉到自豪,因为昆曲是中国戏曲的高峰,而包括昆曲在内的中华艺术和中华文化,前途一片光明!”
    中华文化,就是一炉真火,数千年来,代代相传,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这炉火中的一根柴,燃烧自己,传递文化,奉献光明,总会有仁人志士从炉火中取得一点文明之火,去照亮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