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女部字涉及的文化意蕴进行了考察,发现研究女性社会地位的最多,约占30.5%,其次是婚姻制度习俗研究,约占14.2%,其他各项研究所占比重较小,结合前人的分类,经过归并、整理,我们将从女部字入手探讨文化意蕴分六大类,[3]分别是:(1)女性社会地位研究;(2)婚姻制度习俗研究;(3)女性审美研究;(4)姓氏和母系遗存研究;(5)称谓研究;(6)性别研究。 其中,第一类研究基本上探讨的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问题。殷寄明(1993)试图通过女部字去描述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史。作者指出女性地位大约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处于极尊;父系氏族公社至殷商,处于由尊到卑的转折和过渡中;周代以后则降到极卑。但也有学者(王立军2002)对此提出质疑和批评,强调不应仅仅依据字形去判断,还要用历史发展的观念去考察文字背后反映的文化现象。孙汝建(2001)认为:“对女旁字的褒贬评价反映了人们在造字之初和字形字义演变过程中对妇女的看法,这种看法与女性地位的变化有关。”此外,康国章(2008)等都集中探讨过这一问题。 第二类研究有总体探讨婚姻制度习俗的,如赵小刚(1995)。作者通过考察《说文》中有关婚姻的字及其释义,佐以古文献及近现代婚俗,认为上古存在六种婚姻制度:群婚、抢夺婚、夫主婚、妇主婚、交换婚和妻妾婚。拓宽了文字学的研究领域,为我国古代婚制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也有具体研究某个婚姻制度的,如沈怀兴(1997)。 第三类研究包含的内容有女性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古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等。高海英(2007)通过分析《说文》中的女部褒义词,从表现女性容貌、体态和德行的汉字证实古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表现为貌美与德美的统一”。 第四类研究大致相当于前人提到的“女”字部姓氏起源问题。围绕上古八大姓的“姜、姬、妫、姒、嬴、姞、姚、妘”,论述姓氏的起源和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信息。 第五类有的学者列举称谓字(何毓玲1996),有的学者研究亲属称谓词的词义、用法的演变(何秋菊2011)。 最后一类(第六类)研究涵盖男尊女卑、性别歧视、性别特征、男权等内容。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对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提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将研究焦点对准性别这一大的研究课题,周士璋(2000)等对此多有论述。 事实上,除了上面我们归纳出的六大类以外,我们也发现近年来的一些文献(主要是硕士学位论文)将女部字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结合起来,或探讨女部字的汉字教学技巧(陈飞2013),或研究女旁形声的表意性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申晓珊2014),或分析学习者习得女部字的偏误,为汉字教学提供建议(陈文唐2014)。但这类文章为数不多,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总的来看,借女部字为透视古代历史文化的“荧屏”是一个热点问题。相比之前的研究材料,近年来从这一角度入手的研究,所凭托的考察文献更为周密、广泛,既有以女字单个字或某几个女旁字为考察对象的,也有以《说文》中的全部女部字甚至加上《大字典》中的女部字全体为考察对象的。这种大规模的考察量使得对全面认识女部字研究的整体概貌成为可能,原来不易察觉和容易忽略的研究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垦和注意。简言之,女部字的研究范围不仅有所扩大,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整体上呈现出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问题细致多样,涉及内容广泛等特点。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也存在着重复研究严重,定性定量研究失衡,深层规律挖掘不足,以及文化分析流于表面描写分类等一系列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