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快评 南京钱女士的孩子正上小学一年级,新学期开学,拿到新书,对照课表的时候,她发现“没有英语课”,再看看周边的小学都有英语课,家长群里炸开锅,“感觉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当地教育部门回复,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不作要求,三年级正式上课。不过,家长们还是“很着急”。 家长们“着急”的,是孩子可能赶不上别人成长成才的速度。在“输在起跑线上”的价值观引导下,眼见别的小学普遍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早早跑在了前面,怎能不“着急”?更何况,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早已投入巨资请家教、参加培训机构,如今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就突然断档,岂不是让投入打了水漂? 家长的急切心理固然可以理解。只是,小学在一二年级不开设英语课的做法同样需要被理解。毕竟,国家课程计划本就没有硬性要求,且学校师资投入有限,又怎能强行要求学校增设英语课?更重要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究竟有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恐怕还值得进一步商榷。要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语言能力,增长见识。 现实却是,大多数家长和学校开设英语课,都只是为了应试而来。因为升学需要考英语,所以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比如参加各种培训班、请家教等。这样的英语学习,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变相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事实上,国家课程计划没有硬性规定学习英语,就是出于为孩子减负、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遗憾的是,因为小学一二年级“无英语课”,竟然引发家长的广泛争议,这其实道出了教育减负难的症结。多年来,我们一直呼吁给教育、给孩子减压,让教育回归理性、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却难有实质进展。抛开教育制度制造的不公平,始终抱守着应试教育不放不说,家长普遍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价值错位也是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