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通用的语言 共同的家园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光明日报 陈光磊 潘佳 参加讨论

    当我们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当我们日常交流的时候,当我们观看电视的时候,当我们用手机通信上网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中,普通话已经无处不在,不可或缺。普通话随着中国人的足迹走遍全球,驾着光与电驰聘太空。
    确定国策 科学发展
    61年前——1955年10月,接连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了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了普通话的科学涵义。为推广普通话、推行简化字从思想认识、学术理论上作了必要的准备,也为这两项工作的公众认同、社会推行作了必要的动员。
    60年前——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个指示第一次对于“普通话是什么”作出了明确的、完整的规定性表述:“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对此前两次会议关于普通话性质的讨论意见的总结和提升。它为制定普通话各方面规范和标准确立了根本的依据,它使全社会对普通话的标准和规范,形成了一种基本共识,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国家语言共同化的历史进程。
    34年前——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广普通话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普通话由此从汉民族的共同语进一步成为全国的共同语。
    15年前——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进一步明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法定地位。
    5年前——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是党对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方针政策的高度凝炼。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国民语言交际障碍已经基本消除”。这正是60年来,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语文政策的指引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脉相承 推陈出新
    我国自古就有共同语的传统,从先秦的“雅言”、汉代的“通语”,一直到清代的“官话”,延绵不绝。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中心主要是在北方中原地区,北方中原地区的方言,成为当时共同语的基础。而京城所在地的地方话,往往成为共同语的语音标准。
    辛亥革命以后,为探索适应现代需要的共同语,经历了曲折之路。随着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国语”代替了“官话”。随着新中国语文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普通话”代替了“国语”。
    现代共同语跟古代共同语有两大不同:一是古代共同语局限性很大,只是官方通行用语,没有能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而现代共同语是全国人民必须学习的语言,是普及义务教育的起点。二是古代共同语的标准不够明确,现代共同语要求有明确的标准。不过,古代共同语却为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提供了历史发展形成的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