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濒危语言文化抢救调查得到国家及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科研提供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满语抢救调查及开发利用进入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的学者还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对相关问题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如对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满族语言文化与相关民族语言文化比较、满族语言文化与人类学等课题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综合研究。这些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将满语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与广阔的空间。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阿平教授介绍:其中,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自1983年成立以来,长期坚持对东北地区满族语言文化进行调查,特别是对黑龙江省满族聚居村屯的现存满语进行了系统跟踪调查,并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调查资料。 不过,满语研究始终在艰难中推进。 目前,满语研究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师资力量不足、经费不足、后备高层人才培养数量受限、语言生态环境弱化等。这些原因影响到满语研究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目前全国系统科学掌握满语、精通满语并可胜任教学的师资仅10余位,博士生招生人数受限,如仅有的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点,每年仅能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后备高层人才数量极少,培养时间缓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解题满语保护 对于改变此情况的沉重命题,学者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赵阿平教授给出了几项建议。第一,应持续关注满语文化遗产的抢救与研究工作,设立重大项目深入探究,借助新技术建立满语濒危语言资料库;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养满族语言文化专业后备高层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保障研究持续发展;第三,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网站、论坛,宣传和传媒机构,发展群众基础;第四,开展切合实际的双语教育,针对性地培养双语人才。这是保护濒危满族、赫哲族(赫哲族在讲赫哲语外,也使用满语)语言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处于弱势文化群体的少数民族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持其使用活力的有效手段;第五、建立濒危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区,使民族语言的文化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保持。培育族群(民族)积极的参与意识,使族群(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自动、自发、自觉地参与或担负起保护濒危语言的责任和义务。 吴元丰谈到:“作为从事满文历史文献及语言文字的研究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来延缓满语的消失。同时,从永久性的保护目的出发,有关科研单位应该尽早组织专家学者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建立语料库。 他认为,对于满语的保护,首先,要从民间的语言文字保护做起,树立起民众的语言保护意识。有了群众的基础,就会有更多从事研究的人才,专业的研究人员也会更有动力;其次,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多样化的手段,多种媒介积极地传播满语。再次,国家也可采取相应鼓励措施或适当增加相应优惠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春海 实习记者 苏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