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段从学教授解读现代白话文的兴起 今天,如果某人开口不离之乎者也,读书只看经史百家,作诗必讲韵脚,写文只用文言,大家怕是只会觉得这人奇怪、标新立异,决计跟正统无关。 然而在一百年前,白话却是典型的“非主流”,作文写信,哪怕非全文言,也是半文半白,以文言为主。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段从学介绍,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也是白话文逐渐成为“国语”,成为大家承认并使用的交流工具的过程。 《新青年》凸显大众力 段从学介绍,其实从晚清开始,白话文就已经在推广了。但在那个时候,白话文依旧被打上“市井”的标签,是属于普通大众的通俗语言,而与上层社会或者说是文化人使用的官话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就像明清时候用白话写的章回体小说,总是在读书人眼里是不入流的。 “这个推广是注定要失败的。语言被打上了阶层的符号,一开口,一写文就发现我和你是不同的,我没你有地位,这是从语言上体现出的不平等。” 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新式学堂逐渐兴起,招收的学生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文言教学和写作,到1915年,十年时间,这批新成长起来的学子有了对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的需求,而使用文言表达的老一辈人,正好到了逐渐退出的时候,一个明显的空白地带出现了。 此外,当时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导致了“大众”的崛起,城市的发展,人口的集中,都导致了“众人”的力量不容被忽视。段从学说:“这在当时的西方也是如此,比如波德莱尔就在《告资产者》中毫不客气地说到:‘资产阶级,这本书是献给你们的,因为你们就是力量,你们就是绝大多数。”中国的大众成长起来以后,也有了自己的要求,虽然还不明确。所以类似《新青年》(创刊时为《青年杂志》)这样的刊物一旦出现,就很受欢迎,滚雪球般越发壮大,影响力随之与日俱增。 段从学说,“《新青年》的诞生是在这个气候中孕育产生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