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文件精神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下发后,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界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宏观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按照《指示》先确定了机构建制、制定规划等工作,人才培养也提到日程上来,资金的支持也很快到位,古籍整理的研究人员和编辑人员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 1981年12月10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定小组成员为53人,另聘34人为顾问,李一氓任组长,周林、王子野任副组长,中华书局仍为规划小组办事机构。小组成员、顾问全部为当时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一线专家、学者。规划小组工作很快启动,到了1982年,第二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有叶圣陶、夏鼐、周谷城等学者,李一氓代表古籍小组提出《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见》,会议就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具体范围和一般进程展开讨论:规划小组委托中华书局筹建两个印刷厂:一个为古籍影印厂,主要搞线装书,兼出平装书;一个以繁体字为主,设备先进的大型印刷厂。随后中华书局作为规划小组的办事机构,根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上讨论的意见,对规划作了修订。 1982年8月2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有关问题的批复》,原则上同意古籍小组制定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这个九年规划共计3119种;同意建设一个专为古籍出版服务的印刷厂;拨专款用作古籍人才培养和古籍整理出版补贴。 1983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负责组织协调高校古籍整理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周林同志担任主任,副主任由彭佩云、白寿彝、邓广铭担任。此后,全国部分省份及有关部委陆续组建古籍整理规划机构,各省市地方古籍出版社陆续成立,部分高校也相继建立了一批古籍整理研究机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组织规划、人才培养和整理出版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由卫生部具体负责,1983年1月卫生部成立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负责全国中医古籍整理及编辑出版工作,办公室设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办公室的成立,使古籍出版整理成为国家行政中的日常工作。此前在1982年6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工作座谈会即召开,初步拟定了中医古籍出版的九年规划和落实措施,并在当年7月由卫生部中医局颁布了《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九年内拟整理出版中医古籍686种。 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具体负责,1984年9月,国家民委成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织、协调、指导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整理、出版及研究工作。 农业部明确农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由中国农业出版社负责,制定了农业古籍整理出版九年选题规划(草案)。 1982至1985年间,岳麓书社、巴蜀书社、天津古籍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等地方专业古籍出版社陆续成立,古籍图书的整理与出版力量得到壮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