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诗歌”现状 少数民族文学,过去将其归入“民间文学”,后来在陈思和等学者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有一章“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介绍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是中国56个民族的文学目前尚未完全纳入“中国文学”领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进入汉语文学领域的更多是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本民族领域里知名度较高,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萨满神歌》等,研究者众多,研究方式成熟而且成果较多。而南方民族的研究明显不如前者,因而可研究的空间较大。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进入汉语文化圈,有彝族的《阿诗玛》和傣族的《孔雀公主》等,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其民族母语文字的文本基础上翻译为汉语文本的。新中国成立后,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文学通过翻译进入汉语文学领域。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些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但是并不表示没有文字的民族没有文学,相反,他们拥有丰富的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如何对待口头文学、口头文学能否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野?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景颇族。在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中,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其民族和人口数分别占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三分之一,这些民族中有的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跨越到当今社会的民族,他们居住区域多在边境线或高山峡谷地域,完整保留刀耕火种农耕生活,其口耳相传的口头诗歌种类多,以歌叙事是口传文学的特点,且叙事风格独特唱腔优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因而保留了本民族较为原始的口头传统。比如,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到布朗族口头诗歌,歌唱者大多为农民而并非专业艺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完好保留原生态演唱技艺。其演唱具有固定演唱和即兴演唱两种形式,生动直观地显示了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情感,真实传递了地域民族原生态审美情趣,这些口头诗歌蕴涵了其民族历史地域文化因子。目前,尚未引起学界对其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