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箸”到“筷”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新民晚报 李晓愚 参加讨论

    如果用进餐工具对人做一个分类的话,世界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用刀叉的,以欧美人为主;用手抓的,像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这些地区的人,当然还有世界各国的小baby们;第三种是用筷子的,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东亚大陆的人。有趣的是这三类人都以强硬的态度维护着自己的餐具。1924年,蔡元培先生在法国邀请巴黎大学的教授欧乐吃中餐。欧乐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中国的餐具,就对蔡元培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不大方便吧?”蔡先生则笑着回答:“其实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是用刀叉的。但后来觉得刀啊叉啊的都可以当做杀人的武器,吃饭用不够文雅。你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嘛。所以从商朝开始,就用箸,也就是筷子夹菜了。”
    蔡元培将小小的一双筷子与和平事业挂钩,这样的论断很独到。也有学者从生理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指出人们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会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要说用筷子的人就比用刀叉的人聪明,这未免太武断。不过筷子的确有刀叉没有的好处。有一回朋友请我吃意大利菜,忽然问我:意大利和中国一样有面条,可他们的面总是干的,怎么没有热汤面啊?我说:当然了,意大利人用叉,吃面的时候得把面条裹在叉子上小心翼翼送入口中。要是弄一大碗汤面,不但戳不着面条,还可能把汤弄得到处都是。咱们用筷子就没有这样的麻烦。
    筷子原先叫做“箸”:上面是竹字头,因为筷子大多是用竹子、木头做的;下面的者字,表读音。宋朝女诗人朱淑真写过一首《咏箸诗》:“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一琢磨就知道是说筷子的。
    直到今天,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可在汉语中“箸”却变成了“筷”。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有关。“箸”和单人旁的“住”同音,而单人旁的“住”有停止的意思。水乡的渔民最怕的就是船停滞不前,听到“住”字就紧张,连夹菜的“箸”也一并讨厌起来。再说了,“箸”与“蛀虫”的“蛀”也是同音,船要是被虫蛀,就会漏水,十分危险。为了图个吉利,干脆将“箸”改称“筷子”,“筷”与“快速”的“快”同音,渔民们都希望船能跑得快些。
    从“箸”到“筷子”,变化的不仅仅是读音,还有进餐的速度。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大,吃饭的速度也似乎快了起来,我们狼吞虎咽,没有时间停住。有个意大利人针对泛滥全球的“快餐”文化,倡导慢餐(slow food)运动,运动的标志是一只慢吞吞的蜗牛。其实东方人早已将慢餐的智慧凝聚在了“箸”这个字里。记得小时候外婆就教导我说:上桌吃饭,不要只闷头顾着吃,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下筷子,便是有教养与没有的区分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