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清强,副教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哲学。 王文斌,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词汇语义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 18)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从离合词的习得看汉语二语词汇教学模型的构建”(14YJC740029)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主要在以往学界讨论的基础上,从汉语本质出发,从语言哲学角度,讨论离合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空间性是汉语的本质所在,从汉语的空间性出发去解释离合词的成因会得到答案。 文章结构:一、引言;二、离合词能集中反映汉语的个性特点;三、汉语的空间性特质是离合词等汉语个性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四、结语。 文章认为,汉语离合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汉语中字、语素、词、词组的界限并不清晰,这一点在离合词的词性归属问题上表现的也很突出,学者对于离合词的词性是词,还是短语,还是界于词与短语之间等等无法确定。其二,从汉语的历时发展来看,文章以“洗澡”的历时发展为例,认为“洗澡”一词中的“澡”最先可单独使用,后与“洗”一起合用同时作动词和名词,发展到现在,“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语素了。其三,文章以动宾式离合词的分离形式和汉语的流水句为例,说明了离合词所呈现的离散性、可逆性和块状性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用汉语的空间性特质来解释上述现象。文章从哲学出发,将民族思维方式与语言联系起来,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不同民族的时空认知不同,受时空观念影响的语言也不同,因此语言中的文字、词语、句法、篇章等层面的特点实际上是人类的不同思维的具体表现。在此理论之下,文章从文字和名动地位两方面看。首先是文字方面,文章用字母文字作为对比,认为字母文字适应了印欧语的时间性特点,同时也加强了印欧语的时间性。而汉字适应了汉语的空间性特点,同时汉字的这一特性反过来也加强了汉语的空间性。文章对于汉语的空间性特点的讨论从字、词到词组再到短语,认为字组内部的语义结合度是不同的,离合词的语义结合度较低。其次从名动地位来看汉语的空间性特质,文章认为汉语不同于印欧语,是动词来源于名词,动词具有名词所有的指称性,文章从词说到句子,认为汉语流水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的,这两个事实下,离合词的跨界性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离合词的离散型、可逆性与块状性实际上都是其跨界性的表现。 (原论文刊于《外国语》2016年1月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摘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