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中国神话与儿童教育研究》书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报 吕进锋 参加讨论

    从神话中挖掘儿童教育精粹
    神话精神也是一种游戏精神。神话精神(游戏精神)的特征,恰恰也是儿童文学,尤其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这就在神话与儿童文学之间找到了沟通的桥梁。要挖掘神话的儿童教育价值必须通过这座天然的桥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神话的精神,真正把神话当作神话来读。
    神话的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相通的。因为游戏性是儿童文学的四大特征之一——另外三个特征为:好奇性、恐惧性、同情性。黄晨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包括两个层面的美学意义:一为显层面,即有游戏的外在特征,富有玩的色彩和功能;二为潜层面,揭示的是游戏的本质,具有哲学的意义——自由、力量和自主,表达潜隐的儿童生理和心理能量要求释放投射的愿望。”
    神话精神与儿童文学精神的统一性,体现在神话的神秘叙事与神圣叙事特点上。这也是儿童文学中神秘的美感与神圣的美感的体现。
    神话的神秘叙事
    何为神秘美感呢?就是神秘美。它的产生是源于主体对对象的未知部分大大地超过了已知部分,造成一种认识的落差(当然是有限度的),造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陌生性,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审美距离”。这种落差和陌生性使主体对对象产生神秘体验,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因此,可以说神秘感永远是探索者的领域。神话正是原始人在世界的巨大神秘感的影响下产生的心理体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产物。这多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为什么那么具有探索精神。神话中的神秘叙事给予他们的陌生感、神秘感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必然产生任意结合的逻辑思维,产生前因果观念和儿童式的好奇心。这就决定了儿童审美意识的特点,我们用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词概括:“猎奇”。因此,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儿童文学必须出奇制胜,满足儿童好奇心理。儿童文学的本质在于审美。这个审美特点应该是童心和童趣。神话虽然在精神上与儿童文学是统一的,但是在语言表述与叙事结构上毕竟还存在着历史差距,必须要有一个转化。语言过于枯燥,儿童就不感兴趣,而如果儿童根本不明白神话表述语言——就如外行读古文一样,自然就谈不上体验其中的神话精神了。因此,在表现神话时,必须借助于淳朴自然的儿童语言,简洁明了,避免晦涩难懂。
    毕竟神话与现代童话故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些不同。神话充满着神仙鬼怪的故事,多有荒唐乖谬的思想,这不免让人担心会不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发展,我们当然尽量避免消极影响。但笔者认为只要清醒认识以下几点,即可避免消极影响:第一,我们怎样看待神话当中的思想,就将决定它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等方式,启发思考,化消极为积极;第二,并非所有的神话都适合作为儿童课程资源,必需经过筛选;第三,一方面,儿童都有一段时间是原始思维的,神话正好与之合拍,原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儿童的身心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将来知识渐渐丰富,自然明白哪些是虚妄的,不会影响他们对科学的接受。
    神话的神圣叙事
    何为神话的神圣叙事?董国超在《神话与儿童文学》中说道,原始人对生存环境如同儿童一般充满好奇心,意欲对周围的事物作出解释,神话承担着神圣的文化使命,故把神话的叙事称为“神圣叙事”。神圣叙事有三个特点:第一,神圣叙事是一种“元语言”叙事。元语言与被叙述的对象之间是一种“象征”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就是在神话叙事当中,以象征暗喻出“原型”;第二,神圣叙事的基本逻辑规律是类比;第三,神圣叙事从本质上讲,其叙事结构是单纯简洁的。这三个特点都为儿童文学叙事所具备。
    摘自《中国神话与儿童教育研究》,吕进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2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