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结 宁德话的变韵问题非常复杂。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通过闽东话内部的层次系联,重新分析宁德话的音系,逐一讨论其间的变韵音类,并归纳宁德话的韵母表如下表6.1: 最后,我们再简要总结宁德话变韵的特点如下: 1.宁德话的变韵发生在四个调类,阳平、阴去、阳去、阴入有变韵,阴平、上声、阳入没有变韵。这和福州话、福安话、周宁话都不一致。 2.宁德话凡是韵腹为高元音的音类都要变韵为低一度的元音。这与所有闽东话变韵的规则相同。但是,其他韵腹为半高、半低、低元音的音类,绝大多数都是变韵为高一度的元音,这与多数的闽东话截然相反(周宁话也有个别由低到高的变韵)。这一点很值得深思。通常认为,长调或者中调促使闽东话发生变韵。这对由高变低的变韵模式似乎有些说服力,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宁德话的变韵会由低变高。 3.宁德话的变韵有很多例外。有些字该变而未变。比如u 参考文献: [1]陈泽平(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 ——(2002)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中国语文》第5期,北京,431-440页。 [2]戴黎刚(2007a)历史层次分析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当代语言学》第1期,北京,14-25页。 ——(2007b)闽东周宁话的变韵及其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3分,台北,603-628页。 ——(2008a)福安话撮口呼的消变,《语言学论丛》第36辑,北京,171-183页。 ——(2008b)闽东福安话的变韵,《中国语文》第3期,北京,216-227页。 [3]冯爱珍(1998)《福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 ——(1993)《福清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4]福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9)《福安市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5]福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3)《福鼎县志》,海风出版社,福州。 [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3)《福建省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7]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2001)《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8]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古田县志》,中华书局,北京。 [9]林连通(1993)《泉州方言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10]李如龙(1992)《闽语研究》,语文出版社,北京。 [11]李如龙、王升魁(2001)《戚林八音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 [12]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2)《连江县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13]梁玉璋(1983)福安方言概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福州,77-86页。 [14]梁玉璋、冯爱珍(1996)《福州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15]林寒生(2002)《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昆明。 [16]马重奇(2001)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方言》第1期,北京,1-16页。 [17]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北京。 [18]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5)《宁德市志》,中华书局,北京。 [19]屏南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9)《屏南县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20]沙平(1999)福建省宁德方言同音字表,《方言》第4期,北京,282-295页。 [21]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寿宁县志》,鹭江出版社,厦门。 [22]永泰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2)《永泰县志》,新华出版社,北京。 [23]漳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9)《漳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24]张振兴(1985)闽语的分区,《方言》第3期,北京,1-20页。 [25]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8)《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社,香港。 [26]周宁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3)《周宁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 [27]柘荣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5)《柘荣县志》,中华书局,北京。 [28]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霞浦县志》,方志出版社,北京。 [29]C.C.Baldwin(1871)《榕腔初学撮要》,福州美华书局,福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