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定语位置上“人”的前附缀化 与主语位置上的“人”一样,做定语的“人”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前附缀化。例如: ![]() ![]() (24)a.行了, ![]() 2.2.3宾语位置上“人”的前附缀化 与主语、定语位置上的情况类似,宾语位置上的代词“人”也开始了前附缀化的进程。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代词“人”不能出现在句末(吕叔湘1984;陈满华2007)。在陈满华(2007)所做的调查中,人们对句末“人”(如例(25)所示)的接受度仅为24%。“人家”和“我、你、他”则不受此限。例如: ![]() b.张华挣得也不多,你有了钱呀,就赶紧还人家/他。 c.我挣得也不多,你有了钱呀,就赶紧还我。 陈满华(2007)曾试图对该现象做出解释,认为“人家”省略为“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语流音变(整个音节脱落),而这种音变需要后面的音节作依托,当“人家”后面没有任何成分出现时,就不宜省略为“人”了。陈文将“人”的句末限制与后邻音节联系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若将问题的关键简单地归结为后邻音节的有无,便无法说明与此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些现象。例如: ![]() b.羡慕人老张吧?这些都是厂里送(/奖励)人家/他的。 ![]() 以上讨论了北京话代词“人”在语音及句法方面的种种附缀化表征。文章认为,正是“人”在主语、定语以及(次)句末宾语等位置上的前附缀化,导致“人”与其独立词前身“人家”以及单音节人称代词“我、你、他”在能否话题化和焦点化、能否加定语标记“的”、能否现于句末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根据跨语言研究成果,典型的三身代词“我、你、他”似乎更容易附缀化,但代词“人”语音上有同等的依附性、某些句法位置上更强制要求后附于宿主的事实表明,“人”在附缀化道路上已经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