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三类不同体标记的连用形式 三类不同体标记连用的情况较少,主要有持续体标记“倒”、暂行体标记“下子(哈子)”(一般不用“着”)与进行体标记“在”或完成体标记“了”连用。虽然连用后的体标记都各自保留原有的体意义,但地位却不完全相同:第一个体标记所标示的状态制约着后面两个体标记所标示的状态,第二个标记所标示的是过渡性的临时状态,但体意义的重心落在第三个体标记上,也即是第一个体标记确定基本状态,第二个体标记标示过渡状态,最后一个体标记确定最终状态。语序上,“倒”总是放在其他体标记之前。 (一)“倒+下子(哈子)+在”或“倒+在+下子/哈子”式。本来持续体、暂行体与进行体并不存在顺序问题,在理论上语序应该是自由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只习惯于采用“倒+下子/哈子+在”、“倒+在+下子(哈子)”两种形式。 Ⅰ.“倒+下子(哈子)+在”式。进行体标记“在”在后,主要用来强调某种短时性或临时性进行状态。 Ⅱ.“倒+在+下子/哈子”式。暂行体标记“下了(哈子)”在后,主要用来强调某种存在状态是临时性或短时性的。 (二)“倒+下子(哈子)+了”或“倒+了+下子(哈子)”式。由于前面所说的只有说话时间S之前的暂行状态是与完成状态相容的,所以,只有在表说话时间S之前的暂行体时,“倒”、“下子(哈子)”、“了”三类体标记才能连用,表示的是“起始状态——持续状态——终结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是最后出现的状态,受这种顺序的制约,“了”本应放在最后,但由于暂行体与完成体之间的制约并不是很强,所以,暂行体标记“下子(哈子)”和完成体标记“了”的语序比较自由。因而持续体标记、暂行体标记与完成体标记连用的的形式有“倒+下子(哈子)+了”、“倒+了+下子(哈子)”两种形式。 Ⅰ.“倒+了+下子(哈子)”。体意义落在后面的“下子(哈子)”上,强调某种已有的状态是短时性或临时性的。例如: Ⅱ.“倒+下子(哈子)+了”。体意义落在后面的“了”上,强调动作或事件完成后所出现的结果性状态。 肆罗田方言体标记连用的层次意义 体标记是用来描述谓语状态的。当多种状态并存时,连用的体标记的顺序不同,它们所描述的状态就不一样;反过来说,要描述的体意义不同,体标记的排列顺序就可能不同,并存状态有前后、主次之分,连用的体标记也有前后、主次之别。如: 上面两个句子虽然都表达的是尝试体和完成体的并存状态,但例(85)侧重说明已经完成的尝试态,例(86)则侧重说明某种尝试的完成态。由此可以看出,体标记连用的顺序不同,句子的意义往往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体标记与谓词之间的层次关系决定的。双标结构中,谓语与连用的体标记之间的层次关系是: “”与谓词距离最近,结合最紧密,主要描述起始状态,这是多种状态并存中的基本状态,然后与“”一起描述出最终状态。句子体意义的重心由“”呈现。 三标结构中,谓语与连用的体标记之间的层次关系是: “”描述出起始状态,“”描述的是中间过渡状态,“”描述的是终结状态。句子体意义的表述重心落在最后出现的“”上。 【参考文献】 [1]陈淑梅2001《鄂东方言语法研究》,(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陈淑梅2011楚语区黄梅方言的持续体标记“倒”,《理论月刊》第11期 [3]戴浩一1985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 Volume6 [4]黄晓雪2007说句末助词“在”,《方言》第3期 [5]李崇兴1996湖北宜都方言助词“在”的用法和来源,《方言》第1期 [6]李铁银2008未然标记在句中的连用及其制约因素,《汉语学习》第2期 [7]刘丹青2013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上海教育出版社 [8]刘祥柏2000六安丁集话体貌助词“倒”,《方言》第2期 [9]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8《罗田县志》,(北京)中华书局 [10]施其生2013闽南方言的持续体貌,《方言》第4期 [11]汪国胜1992大冶话的“倒”字及其相关句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2]汪国胜1999湖北方言的“在”和“在里”,《方言》第2期 [13]汪化云2005关于“江淮官话黄孝片”的两点意见,《方言》第4期 [14]项菊2012湖北英山方言“在”的用法及相关相关问题,《方言》第3期 [15]邢福义2000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的验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6]赵俊峰、宋志平2007从语用综观论解析语序选择原则,《东北师大学报》第6期 [17]詹伯慧1962浠水话动词“体”的表现方式,《中国语文》第8期 [18]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朱承平1998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中国语文》第4期 [20]左思民1999现代汉语中“体”的研究——兼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语文研究》第1期 [21]Leech G. 1982 English Grammar for Today,(New York)Macmillan [22]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