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外“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教师发展和语言政策。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12&ZD176)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正在由“本土型国家”转向“交际型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但是我国在语言管理和语言规划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文章主要在理论上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对这一概念的构成重新阐释。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国家语言能力”的相关观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的观点,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在行为主体、处置对象和语言事务发生空间三方面进行了重新阐释。那么在文章看来,什么是与国家战略利益相关的语言事务呢?就普通话水平来讲,广东人讲不好普通话并不关乎国家利益,但是如果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的普通话水平不过关,那就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了,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一些青年人将会由于普通话不好而找不到工作,这些人就容易受到鼓惑而参加暴恐活动,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局势。 文章将国家语言能力分为了5个分项能力和12个指标,其中国家对涉及国家战略利益语言事务的管理能力(简称管理能力)是中心能力。五种能力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管理能力内部包括4个指标,即组织力、规划力、执行力和应急力。在组织力方面,我国管理语言事务的机构系统比较完善,然而国家语委的主要任务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国家的战略利益无关。在规划力方面,国家语委的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发展规划内容不能包含所有国家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求,且规划不易开展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就执行力来说,国家对语言事务具有执行力的前提是国家语言能力的管理机构组织力强、制定规划符合国家语言能力发展要求,而我国并不符合如此前提,需要在这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文章所说的“应急力”实际上要求国家可以处理本身涉及语言的能力的事件和本身不涉及语言但在处理时需要语言人才的事件。 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掌控能力(简称掌控能力)包括通晓力和支配力两个指标。在通晓力方面,国家管理机构需要建立语言人才资源库,我国正在运用高校力量开发和建立语言人才库和语言志愿者库。支配力是指国家需要迅速对语言需求作出判断并调动人才。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初步认定使用的语言、语言内部的方言和较为明确使用的跨境语言不可谓种类不多,但是我国培养的非通用语人才却很少,供需缺口非常明显,我国对语言人才资源的创造能力(简称创造能力)需要增强。文章将“创造能力”的指标定为实践力和科学力。就实践力指标来说,我国高校在落实国家语言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风险;就科学力指标来说,培养语言人才要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文章建议采取本硕贯通模式来培养多语或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 衡量国家对语言处理技术的开发能力(简称开发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信息挖掘力和机器翻译力。我国在信息挖掘力方面需要汉语信息技术突破,对网上公开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对社会潜在危机进行动态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预案。我国现在在研发汉英翻译软件等新技术,但是在机器口译软件的性能上还需要改进。 衡量国家对中文国际影响的拓展能力(简称拓展能力)的两个指标是影响力和发展力。影响力方面,中文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影响力不高;但我国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在传播力指标上,文章鼓励中国学者用中英文同时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 (原论文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月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