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连词“何况”和“岂况”是怎样形成的?(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报》2014年第2期 李宗江 参加讨论

    
    (71)家贫如此,时岁饥虚,所得饮食,供养老母犹不充饱,被婴孩分母饮食。(《敦煌变文》,转引自吴福祥1996) 
    (72)多闻、多见,自不是浅陋迫狭人;又阙疑,又更慎其馀。(《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73)故孔子作春秋,据他事实写在那里,教人见得当时事是如此,安知用旧史与不用旧史?今硬说那个字是孔子文,那个字是旧史文,如何验得?圣人所书,好恶自易见。(《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更”和“何况”虽然语法功能不同,但语义有共性,这就可以用成分叠加和构式整合来解释,即: 
    更S+何况S→(更何况)S 
    显然类似“更何况”这种词语的形成也与我们一般所说的词汇化和构词法都不一样。 
    (二)关于“况”与其他虚词的连用形式 
    上文说过,在古汉语中有“而况、又况、况于、而况于、又况于”等连用形式,这些形式哪些看作词化形式,哪些不看作词化形式,扩大点说,对于古汉语中一个原本的句法性连用形式,具备什么条件就可以算是个词化形式?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回答。从词典的处理来看,似乎主要是看常用的情况。就如上几个连用形式来看,词典收有“而况”,而不收其他形式。我们以为如果一个连用形式“AB”只有将其理解为一种句法关系时才可能存在,且“AB”的意义与这种句法关系不同,那么就可以看作词化形式。如“况于(乎)”,只有将“况”看作动词时其连用形式(跨层结构)才是可能的,而且“况于(乎)”用于递进复合句中时与句法形式的意义不同。如果将“况”看作连接词,那么连词与介词的连用形式不可能存在,因而我们认为“况于(乎)”可以看作是个词化形式,相应地“何况于”“岂况于”也可以看作是词化形式。但“而况”“又况”,因为即使将“况”看作是连接词,仍与其前出现“而”“又”不相矛盾,其他的递进关系连接词,如“况且”也可以在前面加上这种连接词语,因而不宜将其看作是词化形式,如果看作词化形式,那么“而何况、而岂况、而况且、又何况、又况且”等也都有理由看作是词化形式,可又没有人将这些形式与“而况”等一样统一看作词化形式收入词书。这种矛盾的情况就是由于从词汇化的角度来说,对于句法性连用形式是否词化的确定缺乏相应的分辨原则。 
    ①我们不赞成将一个句法结构演变为虚词也看作词汇化(李宗江2012),为便于理解,这里姑且采用一般的说法。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汉语学报》201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