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连词“何况”和“岂况”是怎样形成的?(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报》2014年第2期 李宗江 参加讨论

    我们以为“何况”和“岂况”的成词与前述先秦“况”字递进复句主要用于反问句这一特点有关。 
    “何”和“岂”原本都是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它们的语义辖域是整个句子,但其语法分布却只能用于句子谓语之前,而不能用于主语之前,它们最常用于句尾加疑问语气词的反问句中,在这一点上,与连词“况”相同。如: 
    (62)心苟无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六年》) 
    (63)今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吾惧不免,敢以告?(《国语·晋语》) 
    (64夫天机之所动,可易邪?(《庄子·秋水》) 
    (65)师直为壮,曲为老,在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66)吾言既往矣,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国语·晋语》) 
    (67)日夜望将军至,敢反!(《史记·项羽本纪》) 
    江蓝生(2008)提出了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的概念,所谓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是指意义相同的两个概念叠加后,通过删减其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相同成分)的方法,整合为一个新的结构式。江先生指出:“叠加现象的产生是基于词或概念的同一性,这种创新现象,既发生在构词层面,也发生在句法层面。”江先生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的概念解释了类似“现如今”等类构词现象,认为是由“现今”和“如今”两个相同的概念叠加后省去一个共有语素“今”而形成的一个三音节词,即:现今+如今→现如今。 
    与此类似,江先生还运用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的概念解释了“差点儿没摔倒”之类句式何以同肯定式“差点儿摔倒”同义。由于“差一点儿”意义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江先生将“差点儿没摔倒”的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过程表示如下: 
    差点儿VP+没VP→(差点儿+没)VP→差点儿没VP 
    江先生在这里所讲的概念叠加是指两个同义概念的叠加,并没有提到类似本文所讨论的反诘副词“何”“岂”与主要用于反问句的连接词“况”这两种成分能否发生叠加,因为二者功能不同,也不表示相同的概念,甚至它们都不表示概念。但我们觉得“何况”“岂况”的成词方式与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的精神有共同之处,因此我们借用这一概念来解释这两个词的形成。“何(岂)”与“况”虽然词性和意义不同,但它们所用的句式相同,即都用于反问句,即: 
    何(岂)+S乎(哉、耶)? 
    况+S乎(哉、耶)? 
    两个用于相同反问句式的成分“何(岂)”和“况”相叠加和两个反问构式整合的结果,可以表示如下: 
     [何(岂)s乎(哉、耶)?]+[况S乎(哉、耶)?]→[何(岂)况]S乎(哉、耶)? 
    这种叠加和整合一开始应该是句法性的,因为不可能一发生叠加就成为一个固定的复合词,用得多了,“何况”“岂况”才发生了词化,最后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词项。从结果上看,“何况”和“岂况”中两个成分的最终成词似乎也可以说是来自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但不同的是,一般所说的跨层结构中的两个成分虽然不是直接成分,但它们的相邻出现属于一个更大的结构,换句话说总能找到它们各自的直接成分,但“何况”和“岂况”中的“何”“岂”都没有直接成分,这种成词类型目前尚未见有人谈到过。如果说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现象可以归入江先生的广义的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现象,那么名称似乎可以叫作“成分叠加和构式整合”。 
    四 余论 
    (一)“更何况”的由来 
     “更何况”似乎还没有人将其看作一个词,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三本同名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2005;侯学超1998;朱景松2007)都没有收。据我们考察,“更何况”最早见于宋代,如: 
    (68)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全宋词·程垓·一落索》) 
    (69)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全宋词·晏殊·燕归梁》) 
    (70)没事尚自生事,把人寻不是。更何况,今日牛畜都失。(《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 
     “更”有多个意义,但不管哪个意义,它都只是个副词,这是肯定的。那么一个副词何以能够与连词用在一起?因而“更何况”的来源也是用词汇化和构词法都无法解释的,因为原本的副词和连接词,既不构成句法关系,也不可能自然地复合成词。但从语义上说,“更”与“何况”有共性。副词“更”有一个意义,吴福祥(1996)称为“累积性递进”,杨荣祥(2005)称为表示“累加”。这个意义与“何况”表示的意义非常接近。在近代汉语有的例子中,甚至可以用“何况”来替换。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