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历史认知语言学:复杂性范式的兴起(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 谢翠平 刘承宇 参加讨论

    将语言视为一个CAS是历史认知语言学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CAS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自组织性,即经常被使用者建构和重构;(2)分布式控制,即控制分布在整个系统,系统没有集中控制机制;(3)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s system),即言语社团中的众多语言使用者;(4)语言系统的复杂性,这不仅体现在形式层,而且主要体现在语用层。 
    语言作为一个CAS,其复杂结构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有大量的主体(人和词汇)聚集和主体间的互动,其中所有现象的发生和形成都缘于社会文化中的主体行为体现,即语言在宏观层次上的系统结构的变化来源于社会文化中微观层次上的主体间交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们能够构建并获得语言本体,即词汇和语法,语言本身同时又构成言语社团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即语言是一个不断被使用者建构和重构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CAS模式运用以下三个基本概念,旨在同时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动态地考察语言变异及社会因素: 
    A .群体协治(stigmergy):这是CAS中的一个自组织机制,是由主体和环境组成的,即无数的自然个体以一个共同的环境为媒介而发生相互作用(微观层次),其结果导致环境的更新(宏观层次),这个新的环境又为这些个体提供新的相互作用的平台,并决定未来环境的演化方向;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个共同媒介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语言的更新,这种更新又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新的交互环境,反过来决定着语言未来的发展方向。语言系统中的新结构或新词汇的涌现来自于施为主体间的局部互动,例如英语表达式“be gonna”的涌现,新词汇“orange(桔子)”、“apron(围裙)”的创造,最初是由“a[narangi]”和“a[napron]”演变而来的;又如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其早期书写形式为“底”)的涌现过程。根据石毓智和李讷(1998)的考证,“的/底”在唐宋南北朝时期作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什么”/“这”,如:“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子夜歌》);“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欢 闻歌》);“持底唤欢来? 花笑莺歌咏。”(《西鸟夜飞》);“知朝夕见底!”(《宋书·始安王传》)。随着新结构的涌现,语言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底”的语音形式开始弱化,失去独立的声调而变成轻声。为适应其语音形式的变化,十五世纪左右把“底”改写为“的”。这个过程可形式化为:“[VP +[底 +VP]]>[[VP +底]+NP]>[[VP +的]+NP]”。 
    类似的古汉语指示代词“所”、“之”、“者”、“斯”等的新用法、新结构,都是从言语社团的人际互动中涌现,从而为整个社团的语义系统的演变提供源动力和素材。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底”由指示代词向结构助词的嬗变。在这个微观系统中,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相互适应格局的改变,打破了系统原有的平衡,使系统处于混沌的无序状态,刺激各系统成分在竞争中寻求新的适应,在混沌的边缘获得新的秩序,从而使系统回复到新的平衡。通过系统内各成分间的合作、竞争以及有序与无序的相互转换,新的有序结构便涌现。这一自组织适应过程导致涌现现象产生,而涌现又为个体开辟新的环境;反过来,个体又为语言系统增添新的元素和动力,从而使系统沿着从平衡态到远离平衡态再到平衡态的动态路径进行演变。 
    B .社会文化境遇性分布式认知:CAS理论模式跟认知语言学中的思维体现———分布式认知和人类认知的境遇式思维密切相关并相符合,为实现语言数据的历时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框架。Waloszek(2003)总结了关于认知的CAS系统的两条原则:1)分布式认知寻求的是认知过程中共同参与的功能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传统的认知分析单元是个体的;2)分布式认知寻求的是更广泛层次上的认知活动,而不是个体层面上的所有认知活动,例如在互动中听话者往往以听音取意达到沟通的目的,用CAS的术语就是从混沌达到有序。人类认知活动的分布式特征如下:首先,分布式认知是指整个认知过程中所参与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即认知过程分布于社团小组里的各个成员;其次,认知过程牵涉到内部与外部(物质的、环境的)结构的协调;最后,认知过程可以通过时间进行分布,早期事件的结果可以改变后发事件的性质。因此CAS能够体现人类认知过程的动态本质,有助于对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诸如体现性、境遇性、文化性、认知性、功能性,认知的分布式特征和集体性模式,以及语言的多主体性等)的深入了解。 
    C.以用法事件为基础:语言使用者说话和理解语言都跟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认知表征以图式形式表征,这些图式通过抽象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实例而形成。认知模式的形成跟言语社团某个特定类型的实例的使用频率有关,使用频率越高,认知模式越牢固。基于用法事件可以解决音变或语法上的歧义,例如赵元任(1980:149)有关“施氏食狮史”的小故事,如果把故事里的入声字都找出来,按照韵尾-p、-t、-k 分类,其歧义就会减少;再如“鸡不吃了”这句话,是指人不吃鸡肉了,还是鸡不吃食物了,就要取决于用法事件的语境(王士元,2006)。语言使用在语言系统中起着双重作用,语言系统决定着语言使用,同时语言使用也影响着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实体(例如范畴和结构等)在互动交际中涌现,而不是以固定实体存在的。语言使用和人类认知内嵌于语言使用者的身体及社会文化经验中。这样由大量的行为主体在用法事件中通过群体协治机制进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