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中焦点强度的语音感知差异(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习》(延吉)2010年 莫静清 方梅 杨玉 参加讨论

    本研究对女发音人在AB句型中的焦点标记词和唯量词的音高均值、时长和音强三个声学参数进行了提取和配对t检验,见下表6。结果表明:焦点标记词在音高、时长上都显著高于或大于唯量词,t(29)=3.46,p=.002;(29)=2.73,p=.011。结果如下表6:
    表6 焦点标记词和唯量词作为焦点引导词在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中的音高、时长、音强
     
    这个结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在说话人看来,唯量词所引导的焦点其语义强度有可能低于焦点标记词所引导的焦点。
    本研究中对两位发音人的声学参数进行了分析,引导焦点的不同句法形式在语音强度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与焦点意义的表达之间有可能存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分布关系。各类强式焦点间的强弱差异在声学上具体如何体现,这些问题还需要今后通过更多样本的相关声学参数去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注释:
    ①表中的OB表示观察值,EX表示期望值;*表示p小于0.05,***表示p小于0.001。下同。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J].中国语文,1985,(6).
    [3]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5]方经民.有关汉语句子信息结构分析的一些问题[J].语文研究,1994,(2).
    [6]高路.汉语文本语篇语句焦点确定及焦点与重音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
    [7]顾钢.话题和焦点的句法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8]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
    [9]刘探宙.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式[J].中国语文,2008,(3).
    [10]刘鑫民.焦点、焦点的分布和焦点化[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
    [11]潘建华.每个句子都有焦点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2]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温锁林,贺桂兰.有关焦点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J].语文研究,2006,(2).
    [14]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徐杰,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J].中国语文,1993,(2).
    [16]张斌.汉语语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7]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8]Halliday,M.A.K.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 2)[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67,(3).
    [19]Heidi,W.C.Processing Information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Linguistic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2003.
    [20]Jackendoff,R.S.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Cambridge Mass.:M.I.T.Press,197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