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 哈图,全名亚瑟• 托马斯• 哈图(Arthur Thomas Hatto),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史诗专家。哈图是一位百岁世纪老人,1910年2月11日出生在伦敦的一个律师家庭,2010 年去世,享年100 岁。他一生经历丰富任职多数,其中,历时最长的是在母校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Universityof London)的任职。1938 年哈图被任命为上述学院德语系主任,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断,1945年再次回到玛丽皇后学院重新建立德语系,并担任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文学系的理事,同时还是伦敦大学中央研究基金神学艺术委员会(Committee fortheology and arts of the university's central research fund)的成员,到后来还成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一直到1977 年退休。此前,1932 年至1934 年,哈图还曾在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教英语。1965 年他在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做过客座教授,1976年在皇家亚洲学会(Royal AsiaticSociety)讲授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史诗。1977年退休时,因为研究中亚和西伯利亚的英雄史诗而成为利弗休姆基金会(Leverhulme foundation)的名誉会员,1978 年参加了乌戈尔社团(the Finno-UgrianSociety)和波恩大学中亚语言和文化学会(Seminar for Central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t the Universityof Bonn)。 哈图出身于优越家庭,而且从小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父母迁到了苏塞克斯郡(Sussex)的一个小村庄,经历了一段被大自然洗礼唤醒的情感历程。也因为那段乡村生活他更能理解古代诗歌所反映的人物形象和情感。长大后,亚瑟• 哈图进入大学,在伦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 London)学习德语,师从中古史学家弗雷德里克• 诺尔曼(Frederick Norman),1931年获得学士学位。1934年哈图获得伦敦大学的文科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与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姑娘玛格特•法伊贝尔曼(Margot Feibelmann)相识,并于1935 年结婚,育有女儿简(Jane)。玛格特陪伴哈图一生,直到2000 年去世。 哈图的学术成就和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厚的德国语言文学功底和造诣。第二,对于《玛纳斯》史诗的研究和翻译。第三,对于史诗理论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第四,组织高水准的国际史诗讲习班,将世界各地的史诗作为重要的学术话语加以发掘和弘扬,为史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做出了贡献。 1937年他在《伦敦中世纪研究》(London Medieval Studies )上发表了关于古高地德语音素音位分析的文章。最初人们对哈图的认识也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哈图对于德语文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翻译古典文学作品,其中古代德语民间史诗中最具影响的三部作品的英译,即《特里斯坦》(Tristan)、《帕西发尔》(Parzival)亚瑟王传奇中寻找圣杯的英雄人物)和《尼伯龙根之歌》(The Nibelungenlied )就出自他的手笔。这三部书的译著分别在1960 年、1980 年、1969 年由企鹅经典出版社出版。哈图因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20 世纪流行的英语诗歌的形式而备受读者欢迎,很快风靡英语世界,成为德语民间文学的经典英译而享誉世界。 哈图是西方学者中对《玛纳斯》史诗研究最有建树、成果颇丰的一位。他通过德裔俄罗斯学者维. 维. 拉德洛夫(V. V. Radloff)和沙俄时期哈萨克乔坎• 瓦利哈诺夫(Chokan Valikhanov)于19 世纪中后期搜集的文本对《玛纳斯》史诗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1969 年开始,他在西方各国的学术刊物上连续发表了《阔阔托依和包克木龙:吉尔吉斯(柯尔克孜)两个相关英雄诗的比较》(“Kukotayand Bok Murun:A comparison of two branches of heroic poems of Kirghiz”)(《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报》,第32 期,第一部分,第344—378 页;第二部分,第541—570 页,1969 年);《玛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Manas”)(《亚洲研究》,新系列,第14 期,第217—241 页,1969 年);《阿勒曼别特、艾尔阔克确和阿克艾尔凯奇:柯尔克孜(吉尔吉斯)英雄史诗系列〈玛纳斯〉的一个片断》(“Almambet,Er Kökčö and Ak Erkeč: An episode from the Kirgiz heroic cycle of Manas”)(《中亚学刊》,第十三期,第161—198 页,1969 年);《阔阔托依的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原型》(“The Kirgizoriginal of Kukotay found”)(《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报》,第 34 期,第 379—386 页,1971 年);《阔兹卡曼》(“Köz-kaman”)(《中亚学刊》,第十五期,第一部分,第81—101 页,1971 年;第二部分,第241—283 页,1972 年);《赛麦台》(Semetey)(《亚洲学刊》,第一部分,第18 期,第154—180 页,1973 年;第二部分,第19 期,第1—36 页,1974 年);《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史诗〈交牢依汗〉史诗中的男女英雄系列》(“The catalogue of heroes and heroines in the Kirgiz ‘Joloi-Kan’”)(《阿尔太学论文集》,第237—260 页,威斯巴登,1976 年);《19 世纪中叶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史诗的情节和人物》(“Plot and character in mid-nineteenth century Kirghiz”)(《亚洲研究》,第68 期,第95—112 页,威斯巴登,1979 年);《玛纳斯的婚姻和死而复生:19 世纪中叶的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史诗》(“The marriage,death and return to life of Manas:A Kirghiz epic poem of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突厥学》(Turcica),第一部分,第十二期,第66—94 页,巴黎、斯特拉斯堡,1980 年;第二部分,第十四期,第7—38 页,巴黎、斯特拉斯堡,1982 年);《1856—1869 年柯尔克孜(吉尔吉斯)史诗中的特性形容词》(“Epithets in Kirghiz Epic Poetry 1856—1869”)(《英雄及史诗诗歌传统》,第二卷,第71—93 页,1989 年);《英雄史诗诗歌的剖析》(“Towards an anatomy of heroic and epic poetry”)(《英雄及史诗诗歌传统》,第二卷,第145—306 页,1989 年)等一系列论文。此外,他还于1977年将乔坎• 瓦利哈诺夫所搜集的文本转写成国际上通用的国际音标,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加上详细注释和前言,以《阔阔托依的祭奠:一部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史诗》[“The Memorial Feast for Kökötöy-Khan(Kökötöy dün A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