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绘画者都是文字细读的高手 ■颜 青(插画家) 谈起我与图画书的渊源,还得追溯到2000年在《东方娃娃》杂志当美术编辑的时候。当时市面上的图画书很少,而《东方娃娃》很有前瞻性地引进了一批国外的图画书,并投入大量精力,将这种对于我国读者来说还有些陌生的艺术形式积极推广。在这个过程中,我被图画书独特的表现力深深吸引住了。也是从那时起,我一边努力地协助杂志推广国外优秀图画书,一边自己开始尝试图画书的创作。 掐指一算,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两年前,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室的编辑找到我,邀请我参与《凯撒有了小妹妹》的创作。黄蓓佳老师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而苏少社则是我的工作单位,出版过相当数量的精品图画书。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注定是一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需要我全力以赴。 一时间我觉得压力颇大。首先文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难画。整个绘本的主角是狗与主人,内容非常写实。比起一些可以随意变形的动物童话,或是以人物为主角的叙事作品,这种“动物+人+写实”的模式注定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力气。而文稿本身又是“实中有虚”的,比如狗的表情、心理活动、与人的互动,这些都有“虚”的成分在里面。在画作中做到又“实”又“虚”,着实不易。 另一个困难是对主角边牧犬的处理。这是一种大型犬,而我虽然也养狗,但养的是小泰迪,对边牧这种狗陌生得很。我只有先找资料,研究边牧犬的各种表情、动作,跳起来是怎样、坐下来是什么造型,高兴时怎样和主人亲近、难过时表现在哪些动作上……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对边牧有了大体上的了解,然后再在绘画中进行细化和想象。等我终于完成这个故事后,不但对边牧犬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连路边跑过来的边牧犬我都要多看几眼,仿佛遇见了老朋友。 谈谈图画书创作中最有争议的文图合一和文图分开问题。《凯撒有了小妹妹》这本书的文字作者是黄蓓佳老师,美术作者是我,属于最典型的文图分开型图画书。但对创作者来说,文图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只是版式上的设计考虑不同而已。专业的绘画者都是文字细读的高手,不仅能看懂文字表面的东西,还能看到文字深处的情感和内蕴。同时,图画书也是绘画者的再创造。当一本图画书完成之后,作家提供的文字经过绘画者的演绎,其内涵往往变得更加丰厚。 与插画家合作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 ■常 立(作家) 我是一个写童话的人,“神奇故事”系列是我创作的第一套图画书。图画书的创作与文字作品的创作当然有相似之处,但更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两者的不同之处,它要求文字作者走出惯常的舒适区,用新的思维来看世界、写故事,因而,“神奇故事”于我而言是一次新鲜又神奇的尝试。 “神奇故事”的绘者是王登科老师。在创作这一系列图画书之前,我对王登科老师的理解仅限于知道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在和王登科老师“打交道”后,发现他还是一个个性十足、自由不羁的画家,更是一个童心与侠骨兼备的大好人。我写的神奇故事系列都关涉到事物的起源(龙、货币与质量),而王登科老师的画作中正有一种莽莽苍苍的疏野辽阔,既是传统水墨,又有一种“在我的画作之前,世上从未有过别的画作”的新鲜,这种遍布于他画作中的自由自在的气息深深打动了我。 在创作这一系列图画书期间,我们的联系方式也颇有“神奇”的色彩——主要和画家通过微信远程联系。画家画好一幅画,就会拍照发在微信群里,我和编辑就会斗胆议论,画家就会择善而从,重新绘制,再拍照发微信……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最艰难之处在于我和画家都是初次尝试图画书的创作,反反复复,断断续续,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出版,历时3年有余;这也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画家在《魔术师的苹果》中贯注了“民国风”,在《好买卖》中选用了普通的A4打印纸来绘水墨画,在《变来变去的小爬虫》中勾勒出了又古怪又萌的“大怪物”……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两个不同的人,一起完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为孩子讲美好的故事(我用文字,而画家用图画)。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如果能把故事讲得更好,修改文字或是图画都不妨,我十分乐于调整自己的文字,以使图画书整体变得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