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

http://www.newdu.com 2018-05-16 华语桥 方欣欣 参加讨论
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S3期
方欣欣
    摘 要: 我们认为 ,“自己”句法职能的复杂性主要与“自己”的语义指向和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系。或者再具体些 ,与语义的某些限定有关系。本文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自己”的语义指向。具体操作起来可以有各种方法 ,我们认为 ,决定“自己”语义指向的根本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特征 :语境制约“自己”的语义指向 ;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可能性———如果我们把动词的语义特征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语境构成的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的话 ,那么 ,“自己”可能蕴含一种显性语义指向 ,也可能蕴含两种潜性语义指向。本文分别考察了“自己”呈现两种语义指向时动词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 语义指向 潜性语义指向 显性语义指向 语义特征 统制
    “自己”作为一个代词,最早出现在《南史》[1]中。
    最近十几年来 ,汉语生成语法学者们开始以 Chomsky的管辖与约束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为背景和基本理论框架 ,从新的角度对汉语“ 自己”一词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Chomsky(1981)把名词词组(NP)[2]分成三类:照应语(anaphor)[3]、代名词(pronominal)[4](如英文中的“you”“he”,汉语中的“你”、“他”)和指称词(R-expression)[5](如英文中的“JOHN”“PETER”,汉语中的“张三”、“李四”)。照应语指不能独立指称,必须回指(anaphor  reference)某个论元[6](argument)的词语。
    英语中的照应语又分两小类,一类称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如“himself” 、  “ourselves”等 ,也可简称为反身词;另一类称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如“each  other”等,也可简称为相互词。
    汉语的反身词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1)代词+“自己”: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
    (2)“(光杆)自己”:
    (1)类反身词(有人叫做“复合反身代词”)与英语相应成份具有相近的性质,因此对检验普遍语法理论的价值相对有限[7]。(2)类反身词因为有一些很独特的句法特征而成为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我们的研究也将侧重在(2)类反身词上。
    前辈学者们还将对(1)类和(2)类反身代词的研究与对其他语言长距离反身代词(Long-distance  Reflextives) 的研究相汇集,对管约理论(GB理论)做出有力的反馈,揭示了原有理论的不足之处,显示了GB理论应该包括的内容和可能的改进方向,从而为丰富普遍语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UG)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照理说,句子里的名词组的指称能力应该与句子的结构无关才对,因为名词组在现实世界里指谁,最多只跟语义有关。可约束理论恰恰就是说明句法结构如何限制(或影响)句中两个名词组之间的指称关系的。事实上,关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众多学者(大多是海外学者用英语发表在国外的语言学刊物上)早已发掘了不少的语言现象,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深化了我们对“自己”特性的认识。从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名词组是否能有相同的指称对象(coreferential) ,至少有部分因素必须取决于该句的结构。 对“自己”的解释理论,从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中看就不下十几种,其中每一种都只能说明“自己”的一部分特性。其实,对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可以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是通过语篇、语义或语用等来解释,这也是近年来语法学者们关心的重点。持这一种观点的学者所归纳的理论可从文后附录(1)至(3)的介绍中大致有所了解。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还有许多,遗憾的是,很多原文无法找到,只能看到一些大致介绍,比如潘海华[8](1994,1997)提出的自我归属(self-ascription) 理论、黄衍[9](1991,1994)、熊学亮[10](1997)等运用新格赖斯(neo -  Gricean)理论进行的释义等。另一派则认为汉语反身代词的分布与所指是一种句法现象,可以在句法的范围内解决。这方面的解释理论可以从文后附录(4)至(5)的介绍中有所了解。事实上,我国传统的语法是偏重于句法分析的,这点我们从文章一开始几位大家的阐述中也可以感觉到。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在八十年代之前争论不多,人们基本上满足于教材上的几条有限的说法。语法研究发展到九十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理论也开始五花八门,例如,Progovac[11](1992)以及 Progovac 和Frank[12](1992)提出的主语相对性(relativized  subject)理论、Manzini和Wexler(1987)以及Yang(1983)提出的“参数化”(parameterization)理论等。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将综合两派的所长,试图用现代汉语的例子对“自己”进行尽可能细致的句法描写与语义描写。当然,朱德熙先生说过:“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对语法研究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13]因此,我们还是以句法研究为基础,对“自己”进行形式上的描写,因为“形式上的区别有时还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对一些光凭意义不容易确定的疑难情况作出判断”。[14]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会综合以语义、语用的说明和解释,并也尽量做到有形式标志。应该说,我们的论述角度是尝试性的,因此它的有效性还有待时间的鉴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