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汉学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圆桌会上又传出德国顾彬教授责难中国文学的消息。尽管之前,顾彬先生已公开声明,其一些尖刻之词指向的是某些作家和作品,但他的基本态度还是十分明朗的。如认为中国作家胆子小、无个性、中国文学今不如昔等等。学者不是政客,不必今天忘记昨天说过的话。更没有理由将文责转嫁给媒体。 笔者无缘如此高雅的盛会,只能根据传媒的报道来判断。以笔者之见,顾彬教授的说法无所谓对错,而是没有价值。就好比我们讲:纳粹文学是砒霜,魏玛文学是催眠药。这有意义吗?饭后茶余偶尔谈及自不必介意,而在正式场合一而再,再而三地絮叨,就几近无聊了。 中国作家的“胆子”大还是小?不好说。和国内其他社会群体相比,不能算是最小的吧?和当今的德国作家相比兴许不算大,但实际很难有可比性。要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德国作家的“胆子”恐怕也大不起来。昔日有哲学和政论作家海德格尔、施米特等人作例子。德国当今的著名文艺批评家拉尼茨基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还算胆大,最终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笔者有一次参加德国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会上,某汉学家为批评中国的教育制度而拿德国举例,立刻遭到与会者的反击:“您这是将我们民主宪政下的教育体制头脚倒立了”。该汉学家自知失言,赶忙改口:“我这是指中国。” 顾彬教授这一年龄层的人,容易怀旧,不必惊讶。60多岁的老者看德国文学(正好在1949年也有个界限),大抵也会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中国作家有无个性不得而知。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声名大振的陈平原教授至今锐气未减,着实令笔者钦佩。说明中国人还是有个性的。谁规定的,名教授就得“端着”?谁规定的,构建和谐社会就等于你打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伸给你?记得早年拉尼茨基来中国讲学。在一次报告后提问时,前排一德国来宾站起直抒己见:“我认为德国文学乏味、没劲”。拉先生立刻反唇相讥:“那是因为阁下根本没看懂”!拉尼茨基的文风历来以辛辣、尖刻著称,可与昔日中国的鲁迅媲美。并非老虎屁股摸不得,也非他不赞同对方的某些看法,而是回应一个没有层次的批评只能如此。 当然,就国外汉学家之于汉学这门学问而言,尽管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但无论遇到何种批评,都不仅不应该认为这是儿子骂老子,而且还应多些兼听的雅量才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