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上主要的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民族文明没有中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互补和相互交融。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正确认知和定义,有利于民族团结,边境稳定;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对定义准确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准确定义和认知,是促使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 笔者认为,不应把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等同于对传统的汉文化的认同。在当代中国,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学习以及传统文化的教育,一般都多谈到国学,重读“四书五经”在很多学校里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浪潮,有的学者不遗余力地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这种做法无疑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重新把“四书五经”搬到课堂和对“国学”的弘扬光大。 笔者并非完全反对在学校里读“四书五经”。读可以,但要精选地读,要自觉地剔除其中的糟粕。事实上,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不仅仅就只有“四书五经”,很多少数民族在生态伦理道德、婚姻伦理道德、敬老爱幼、两性平等等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有的在人性化方面远远超过儒家的经典。但很多学者似乎习惯了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翻来覆去就是在说那个实际上不过是“汉学典籍”的“国学”,好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只有这个“四书五经”。其实,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经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籍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今的中国新文化。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至少我们可以从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旧中国封建专制下的教育和社会体制等情形推断,其结果是不乐观的。今天这些享受着新文化运动丰硕果实的我们,不应忘记鲁迅先生等一代哲人那些深沉理性的警示和呼喊。 将“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利于中国文化认同 “国学”一词实际上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的语境影响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学术词汇,是受中国封建社会“夏夷”之说的影响而形成的。旧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是不把研究中国汉族的民间社会、平民文化视为“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更没有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视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上世纪初叶提出“国学”概念的中国汉学家们,则是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将以研究儒学经典为核心的汉学典籍的一门学问冠之以“国学”。从邓实对国学的定义便可见当时的汉学家对“中国之学”的片面理解,他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显然把经史子集等汉文典籍视为就是“一国所有之学”。 传统国学观念导致的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如今对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也局限在“读经”上,一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读“四书五经”等典籍,以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或代表。“国学”一词颇能蛊惑人心,“读经”成了对中国年轻一代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代名词。 国学提法导致的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在国际上很容易混淆“中国学”与“汉学”之间的区别。笔者常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经常碰到不同学科的学者问的同一个问题:你们的“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学还是汉学,或者是古典汉学?可见国学一词的语焉不详。 也许“国学”家们认为这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历史的幼稚问题。但中国在进步,一些不准确的学术定义难道不应在新时代的学人手中得以更正吗?非常容易从字面上就误会这是指“中国学”的一个陈年词汇,我们难道不应有所补遗拾阙,不应有所更新吗?难道还要让国外学术界认为今天的中国学者还是摆脱不了一种以“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来审视和定义中国的学问和学科吗? 在当代中国,“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但今天所说的“国学”,其实是囿于汉学典籍的范围内,而且将其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将儒家典籍等同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典籍,其实这些汉学典籍仅仅是中华民族典籍的一部分而已。我们今天是否应该反思,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呼唤和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集中了56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精华的文化,而不应该仅仅就是我们今天津津乐道名曰“国学”而实则是“汉学典籍”的这部分古典文化。如果我们到今天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仅仅局限在过去眼界狭窄的旧时代学者所说的“国学”,将其视为“一国之学”,那对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汉学典籍,中国还有其他55个民族的典籍,它们都是当今“中华之学”的组成部分,它们都蕴含有很多“四书五经”所缺少的智慧和知识以及人文精神。今天应该是重新审视“国学”、审视如何建构当代中华文化的时候了。不要让国内外的年轻一代以为中华民族的“国学”就只是我们今天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和国外的孔子学院里讲授的孔孟典籍和“四书五经”。 笔者多年致力于在国外讲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吸引力,其实是以这种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为根基的,过去我们对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文化介绍、宣传和传播得少,很多外国朋友都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才逐渐知道中国的文化原来是这样多样化、多色彩。 我们在大中小学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走一条新路,一条创新的路子,中华文化的教育应该包括各民族的文化精粹教育。即不要局限在只从汉学的典籍诸如“四书五经”里挑好文章,应该从56个民族的文字或口传的典籍里精选一些经典,精选那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培养的内容,从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里精选经典之作。这样,广采博纳必将起到各民族文化互补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不至于在55个民族中引起不必要的反感。 过去,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统治者带着文化沙文主义的眼光看待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鄙视他们眼中的“蛮夷”文化,往往用“以夏变夷”的强制性手段“移风易俗”。固然,被革除的有陋习,但也有很多优良的人性化的少数民族习俗。典型的诸如“改土归流”后中央王朝对纳西等一些藏缅语族民族火葬习俗的严厉禁止;基于儒家父系宗族伦理观而对男子上门入赘等传统习俗的禁止,以及对各民族妇女基于三纲五常伦理的种种限制和压迫。 中国各民族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智慧 丰富深刻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仅纳西族东巴古籍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典籍就有数百部之多,纳西人通过东巴教的宗教圣典和仪式,阐明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观念,即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犹如兄弟相依互存,人与自然只有保持这种兄弟似的均衡关系,人类才能得益于自然。如果破坏这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对大自然巧取豪夺,那无异于伤了兄弟之情,必然会遭致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傣族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认为人与自然一定要有和谐共处的关系,他们对自然、人和农业有这样的排列顺序:林、水、田、粮、人,“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基于以上认识,傣族人认为人类应该保护森林、水源和动物。哈尼族的古籍中有非常多的人如何充分保持山林、水和稻田的平衡的智慧,目前我国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阳梯田,就是这种传统智慧孕育出来的结晶。 家庭、婚姻和男女两性相关的道德伦理 在很多民族文化中都有丰富的非常符合人性的道德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宽松的“以人为本”的观念。汉族社会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态,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了的以包办、买卖为主要特点的封建婚姻制度。过去,封建统治者说夫妇为人伦之始,夫妻名分一定,就终身不能改变。为了正名分的大事,妇女要保持贞节,从一而终,不能再嫁,即使家贫无以为生,也要按照宋儒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不能再嫁。倘若第二次结婚,就会低人一等,受到各种打击和侮辱。与儒家礼教相反,很多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未成家之前,都有着比较自由的社会交往活动,父母不加干涉,社会也认为是不违背礼俗的事情。与汉族过去在“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道德伦理观支配下的“待字闺中”的女子不能与陌生男子接触和交往等观念全然不同。寡妇再嫁、夫妻离异再行婚嫁等,在很多少数民族中是很正常的事,完全没有过去的汉文化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极端观念。在云南等地,不少与少数民族混居的汉族,在婚恋习俗等方面受惠于当地少数民族的道德伦理观的不少,比如妇女不缠脚,婚恋不必完全听命于家长,男女可以自由谈恋爱等。丽江古城是一个在明清两朝容纳了很多汉族移民的城镇,汉族移民进入后,入乡随俗,因此当地汉族妇女就没有遭受到缠脚等汉文化陋习的折磨。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目前讨论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时,我们为什么就很少思考如何从各个民族的传统智慧、丰富多样的典籍中汲取营养,重新创造和熔铸出当代新的中华民族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呢?为什么我们老是囿于传统的一些汉学典籍来谈论和界定“中国传统文化”,何不也关注一下汉族的民间文化呢?为什么要忽略古代汉学典籍文化也是经过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的阉割、唯统治者所用的改造,实际上是良莠共存,精华糟粕同在的呢? 应博采中华各民族与世界各国之众长 在大中小学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走一条创新之路,从各个民族的传统智慧、丰富多样的典籍中汲取营养,重新创造和熔铸出当代新的中华民族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这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通过各民族文化在我国学校教育平台上的相互学习和补充,构建起互补和互学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新格局。 此外,在挖掘和弘扬我们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财富。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有一种世界眼光,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博采众长融入自我。当年“五四”的先贤们吸收了来自国外的“德先生”、“赛先生”,形成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文化,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来讲,自尊自信但又冷静虚心、实事求是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努力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甚至从社会主义制度中汲取了不少合理和人性化的因素。因此,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应该有一种动态的眼光和相应的思路、方法,而不是抱着过去相沿下来的陈旧观念来看待今天的西方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具备一种理性的世界眼光,不断建构蓬勃向上、活水长流的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最终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载《中国民族报》2010-11-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