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当代著名作家哲迈勒·黑托尼 埃及当代著名作家哲迈勒·黑托尼,被认为是当代阿拉伯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作为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嫡传学生,他还被看做继其老师之后,最有希望再次为阿拉伯世界捧回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哲迈勒·黑托尼于1945年5月9日出生于上埃及的农村,幼年随父亲举家迁往开罗,生活在纳吉布·马哈福兹曾出生、成长的老城区——哲迈利耶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哲迈勒·黑托尼对伊斯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在学校时,他的主要专业是工艺美术设计,毕业后,又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地毯设计工作。这一方面加深了他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另一方面,还使他生活在社会底层百姓的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使他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面貌,思想状况,从而发现真实而严峻的社会问题。60年代,黑托尼曾经做过巴勒斯坦战争的战地记者,对战争的亲身经历,对战争失败的冷静认识,都使他对人生、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角度的深刻思考。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黑托尼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很深,是埃及的左派代表作家之一。1966年,他还因“共产党”罪而入狱半年,在狱中,他与埃及一些著名的共产主义人士有过密切接触,他们的思想对黑托尼产生了深刻影响。黑托尼曾经认为,伊斯兰教与共产主义是不矛盾的,埃及浓厚的伊斯兰宗教文化给黑托尼的共产主义思想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在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共产主义的独特而又具有鲜明民族、宗教色彩的理解。 黑托尼的文学创作尝试,开始于六十年代。最初,他经常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文学短篇。其处女作是短篇集《千年前青年日记》(1969),其中《千年前青年日记》通过虚构一个千年前的青年对当时在埃及爆发的战争的记录,映射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埃及的现状与危机,反映了黑托尼对巴以战争,以及共产主义思潮在埃及的发展的反省与思考。这篇小说一经出版,反响不凡。评论界曾赞誉其初登文坛,就颇有埃及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素福·伊德里斯崭露头角时的气势。 此后,黑托尼不断有作品问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影响较大的有长篇小说《吉尼·巴拉卡特》(1974)、《宰阿法拉尼区奇案》(1975)。《吉尼·巴拉卡特》这部小说摘录意大利旅行家琼迪16世纪访问开罗的见闻作为开头和结尾。讲述了1517马木鲁克王朝时期一个小人物充满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发迹史。在埃及政治空气比较紧张的年代,该书的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该书还被译成法文。 黑托尼的作品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非常善于借鉴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借描述前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来体现他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及思想领域问题的思考。法老时期的文化遗产与伊斯兰文化、文学遗产,特别是苏菲文化,对黑托尼的创作影响较大。同时,在创作手法上,黑托尼则引进西方各种创作方法,结合本土文学特点进行尝试和创新。他的许多小说,如《宰阿法拉尼区奇事》、《显灵书》等都类似于心理小说。正是由于黑托尼的大胆尝试,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也使他先后荣获了1980年的国家鼓励奖、埃及科学艺术一级勋章和1987年法国骑士勋章,成为了整个阿拉伯文学文坛的一流名家,从1993年开始至今,黑托尼一直担任阿拉伯惟一的文学报《文学消息》报的主编。 文章及图片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宗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