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自由与美的变奏——解读《荷塘月色》的现代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马红 参加讨论

    读中国现代散文必读《荷塘月色》。它“不事铺张,不事雕琢,意随笔到,笔借目传”(明张岱《跋寓山注二则》),不仅在语言和文体上实现了对古典散文的超越,也在其道德观和审美观上实现了超越。

    一、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军事北伐,政治(封建、独裁)南征;既不愿为能取得将来的“五斗米”而“折腰”,又能“归去来”:现代中国的读书人已不可能远离尘嚣,适意地为自己找寻精神家园。“为颂则伤其行,为讥则杀其身”的时代,令朱自清先生欲说还休。
    来到荷塘,在“另一世界”里作者的心情旅行似乎是越来越愉快,但荷塘周围的一切不和谐的事物都会扰乱作者的心绪,“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热闹”使作者回到现实心境,叹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沿着荷塘……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拨开典雅的措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出月色下的荷塘是多么的平常:一个幽僻的水塘,几朵白花,满眼的叶子。即使从经过这位散文家艺术加工过的荷塘,我们发现的诗意美也是相对有限的,而且有些须单调之感。但是朱自清先生静对着这荷塘,竟然从这一片“田田的叶子”,数枝“白花”,不绝如缕的“清香”中发现了别人所未曾发现的东西——美,嚼菜根而有味。
    我们很容易因他的这一段文字而“误入古典深处”,将这种心境理解为名士的闲逸,进而将这种人生趣味理解为名士的风度。只要想一想周作人们小品文的雅士闲情,就可以清楚这是对“荷塘月色”的审美误读。李广田曾评价说:“在当时的作家中, 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能够有这样的“满月的光”,能够有这样的“曲曲折折的荷塘”就足够了吗?
    一个穿长衫的朱自清走在小煤屑路上,脚步悠闲又迟疑。路灯光如渴睡人的眼。
    二、新的审美眼光和生活向往
    

    

一条幽僻的小路与它所环绕的“另一世界”的荷塘月色形成一种张力,笼罩全文。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很多人认为这一句是败笔。描写“荷塘月色”的高潮部分会有这样刺眼的败笔吗?杨柳的“倩影”是“稀疏”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作者在这里所感受到的“和谐” 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推崇的“和谐”吗?显然已经“变质”。这种“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中国的古琴、古筝演奏不出它的神韵,从西域传入我国的琵琶也已难尽其妙。这种“和谐的旋律”里,朵朵荷花如星星,如明珠,是非莫奈、凡·高们的笔所不能画的。
    

用“牛乳”“梵婀玲”修辞,只能证明我们古老的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真正值得欣喜的,是温柔敦厚的语句之中出现了“像亭亭的舞女”,“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样彻底反叛传统道德观、审美观的表达。不是立异标新,而是以西方19世纪人本主义的审美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甚至人,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人之美,“男女之大防”变成了“男女之大方”,“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这样的文学是供人欣赏的文学,更是欣赏人的文学。这是朱自清向现代文明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华民族向现代文明迈出的划时代的一步,“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小说家杨振声著《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好用女性意象”描摹自然风物,使得自然风物在宁静中透出勃勃生机 。余光中先生说“舞女的裙”、“美人出浴”的意象对于读者的想象恐怕有负效果。但是,如果以艺术的态度节制自己,读者应该如欣赏维纳斯一般欣赏这两个比喻。1917年,刘海粟先生在上海美专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十年之后,出现这两个比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吧?
    

之前,在《温州的踪迹·绿》中,写梅雨潭的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类似的譬喻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有不少。受私小说的影响,欲望压倒了审美,比喻本身便难免失之于牵强庸俗。相形之下,《荷塘月色》的成功之处实在是无庸赘言的。
    

《晋书·张翰传》上说,张翰为躲避政治斗争的伤害,见秋风起而辞官归乡。面对政治空气的污浊不堪,朱自清思接千载,想起六朝江南的采莲:“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叹息着(“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向往着,终于忍不住透露:“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生命的浮萍之忧,心灵的失家之感萦绕心头。
     朱自清以美为马,以自由为旗,沿着人性之路,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遁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