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全新视角重解唐诗 遥远绝唱新意层出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汪宏华 参加讨论

    第一篇 《登鹳雀楼》:不为人知的时空二重唱
    遥远的鹳雀楼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了,但王之涣的一首千古绝唱《登鹳雀楼》依旧余音绕梁。这似乎证明了精神的东西比物质更便于保存、流传。不过,或许谁也不曾想到,这首诗中蕴藏的真实哲理从来就没有人认识过。《登鹳雀楼》的命运其实比飘飘摇摇的鹳雀楼本身要孤独、悲惨得多。唐朝果然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先看看作者要穷尽的"千里目"中包括哪些内容?很好回答,是他眼前的景物,具体来说就是前两句提到的白日和黄河。第二个问题,更上一层楼与白日有什么关系?对于滚滚东流的黄河而言,作者若要穷尽其源头就必须要更上一层楼,这很好理解,因为人的视线向上提升一尺就可能引起几丈水平方向视野的扩展,所以出现了"一层楼"与"千里目"的对比,等同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说法。但白日会有什么变化呢?它不是早就存在于诗人的眼前吗,上不上楼都一样啊?不一样。白日会在垂直面出现微小的变化。夕阳要下山了,怎么办?只有上楼才能多看一眼!这多看的一眼可非同小可,它意味着时间的停滞甚至倒流。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追求主观意识上的多看这一眼呢?因为白日象征着光明,象征着彩色,象征着青春作伴的人生,象征一切生气盎然的事物。(黄河的象征意义则偏于力量和发展。)
    这样就引申出了第四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强烈的穷尽千里目的欲望呢?难道仅仅是看看白日与黄河吗?不是。我们可以发现,白日与黄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运动的物体,而且分别是古人眼中丈量宇宙等"巨无霸"事物的两个重要尺度。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了,原来白日和黄河不是简单的景物重复,而是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维度,白日是时间的维度,黄河是空间的维度。时空合并就组成了宇宙的全部。(当现代科学家在艰难地证明时空四维理论的时候,唐代诗人就早已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描述和思考客观世界了。笔者已经完整地论证时空是二元五维的。)所以"欲穷千里目"的作者不仅仅要通过更上一层楼而获得感官上的开阔与舒展,更是为了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和提升。诗人希望自己的心胸和生命能随着白日和黄河延展到更加广袤的时空范围,直至与宇宙同在。
    此时我们仿佛看到,有一位诗人虽然已是须发苍白,但依然健步如飞,一心想要追赶逝去的时光,探索遥远的空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比年轻的时候更聪明了,能够想出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在再上一层楼的瞬间便达成自己远大的理想,无需千里追日追黄河。有着此等精神需求的人,注定高处不胜寒,注定难于让人理解。尽管作者的理想有些偏于精神胜利,但比之于李商隐则要积极向上得多。李氏只能被动地接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现实,徒然叹息。
    整首诗构思非常严密,顺序也是环环相扣,没有一句多余,达到了理性和形象的完美统一。
    第二篇 《暮江吟》:四重美两行泪一个梦
    昨天我解析《登鹳雀楼》,说明作者王之涣先以"白日"作时间维度,以"黄河"作空间维度构建出了一个运动的世界,之后通过再上一层楼便轻松实现了自己远大的精神理想。短短四行,几乎写尽了自然和人生之大美。
    唐诗的展开形式就如同"八卦",如果说王之涣演绎的是太极之"两仪",那么白居易演绎的就是"四象"。当然,从内容上说,他们描述的都不是卦象,他们的见识和境界已经大大超越了"周易"理念。
    白居易和李商隐、王之涣不谋而合,描写的都是夕阳西下时的情景,有所不同的是,白居易既不像李商隐一样悲天悯人,也不像王之涣一样脚步匆匆,欲与时空试比高。他更像一位刚柔并济的成熟持重的长者。
    在白居易看来,即便白日已经西坠也不足惜,依旧能从残阳余晖中发现一天中的最美,比如"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景呢?我们可以设想,一起一伏的水波在斜阳的照射下,会出现何种反射?必定是迎光的一面为红色,背光的一面为碧绿的水原色。由于每一条波纹的迎光面和背光面都各占一半,所以总体上江面就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诗实际是同时展示了水和光相互映衬的两种美:水具有的是皱褶起伏的动感美;光具有的是明、暗或者说红、瑟间隔的纹彩美。一时间,残阳顿显生机,不再晦涩,不再凝重。
    尽管夕照逐渐逝去,暮色低垂,但诗人依旧留恋忘返,他还要继续寻找。或许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流诗人的气性都是相通的(现代如顾城),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向黑暗向逆境挑战的欲望。白居易在第一句设定常人不敢留驻的"黄昏"这一"垃圾"时间之后,接下来又选择了"九月"这个寒意袭人的深秋,而且还是一个月色黯淡的"初三"的夜晚。它们都分别是一天、一年、一月中的低潮期。那么,诗人在黑夜里找到了什么样的光明呢?一颗颗细小的冰冷的露珠放射出来的光明!因为它们具有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特性,所以能在黑暗中熠熠生辉、与众不同。就仿佛是宝贵的夜明真珠。这便是秋夜之露珠才具有的清澈闪亮的品质美。(露珠和夜明珠的发光原理不同,作者意在比喻。)
    那么初三夜晚的细长弯月又能带给人什么样的美感呢?力量美!就是因为它细长、弯曲,所以看上去像是一张拉满弦的弯弓,充满着蓄势待发的张力。
    综合而言,水波之律动、波光之潋滟是夕阳下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两种外在美;露珠之闪烁,弯月之内含则是幽暗中只有心灵才能感悟到的内在美(具体由"真珠"与"弓"两个联想事物作外在的比拟)。并且,波浪和月还存在动能和势能的对比,波光和露存在反射光和自发光的对比。这四种相互交织的对立统一的美便构成了诗人眼中"可怜"(可爱)的日月天地。
    《暮江吟》警示我们,在人生与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盛与衰,没有绝对的老与少,没有绝对的吉与凶,只要善于发现,只要心态积极,现实中很多平凡的事物都值得称颂和珍惜,它们都是构成完美宇宙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此时的白居易也用这首新诗展现了生命之老当益壮、炉火纯青的美。
    美,或者更美……诗中二十八个文字就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直震撼得晚生我不由流下两行热泪,多情如当年"江州司马青衫湿"。
    真想一梦回到唐朝!
    附: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三篇 《悯农》:只有农民才能读懂的唐诗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职业学者,以研究"红学"或"四大名著"为业。我常常是抿嘴一笑,学者、职业学者?那不是禄蠹吗?为了洗刷耻辱,我今天必须站出来说实话了,本人只是个农民而已(可以追溯的祖宗十八代都是农民),为了研究"四大名著"耗费了我几乎所有的余粮,买笔买纸买电脑。十多年来,因为到处讲学,到处发表学究文章,很多编辑和网友都当我是人大教授或北师大教授,最少也是个文学评论家。在此我要向广大读者道歉,我写得太深奥,太冗长了,让你们产生了误会,真正的我不是那个样子,真正的学问也不是那个样子。现代中国人其实不需要《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只要读懂小唐诗就够了。所以,我又重新老老实实下地"锄禾"。不过请大家不要从艳羡转而可怜我,我不认为教授、学者比农民更优越,看完下面的解析你就明白真理掌握在谁的手里了?
    中国人几乎谁都能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有谁读懂了呢?说起来还得感谢我农民的妈妈,小时候跟她一起锄禾,我说要趁着早上天气凉快出去锄禾,待到太阳大了就可以回家休息、歇伏了。但她说,不能这样,长在禾里的莠草的生命力是很顽固的,必须一边锄一边让大太阳将它即刻晒死,否则它又会复活,白锄了。我说,苍天为什么总跟农民过不去?妈说,岂止是农民,读书人不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吗?凤凰不还要在烈火中才能涅槃吗?这是规则!我还有些不服地说,是我的命重要还是禾苗重要呢?她说,没有粮食你会首先饿死,父母官们都有吃不完的国家粮!
    这时候我想起了《悯农》二首,不是其中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一点我是早就理解了,就像我妈妈一样,认为是理所当然,不必抱怨。最关键的是我理解了"锄禾日当午"的真实涵义。原来这句诗并非是刻意去特写、定格农民最恶劣的正午的工作状态,以获得矫情、催泪的文学效果,也不是说农民就愚蠢到不会躲避午间的太阳,只会苦干。它的本意是指可怜的农民总是须当赶在正午时分锄禾。也就是说这里的"当"不是"正当"或"当头",而是"须当"、"应当"的意思。为什么必须这样理解呢?因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完整地解释后面的诗句。
    李绅为什么要设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份收获来自于一份耕耘的先后和正比的关系。之所以会出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时间换空间的变化,并不是什么魔术和奇迹,而是先前洒下的汗水与那九千九百九十九粒粟做的交换。交换的过程之一就是锄禾,只有在锄禾时不辞烈日,不辞辛劳,才能获得好的锄草效果,才能获得好的收成,直至进入盘中餐。李绅的写作目的是要提示人们无形之汗滴是有形之粮食的等价置换物。也就是说付出和收获之间是守恒的关系,其它一切投机取巧、以逸待劳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虚伪、可耻的。应当说,作者揭示的这一劳动的本质,其意义不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之下。
    但为何现实的世界却总是被有闲阶级人统治着呢?于是李绅要为农民呐喊,要"悯农"。不过我认为农李绅大可不必为农民做书生式的疾呼,维护劳动规律的人其实比坐享其成的人要高贵得多。而且那些官儿因为不用锄禾,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想主意整人、骗人。与劳力者不同,他们是劳心。这仍然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在笔者看来,唐诗很美,美不胜收,其精辟远在"红楼"、"三国"之上,但到底有谁看懂了呢?具有真实劳动经验的农民自己!所以,即便做学者我也要做农夫式的实践出真知的学者。
    附:悯农二首
    作者:【李绅】年代:【唐】体裁:【五古】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