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我的《宁钝斋随笔》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莫砺锋 参加讨论
  自从端上中文系教师这个饭碗,就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在撰写学术论著及编写教材之余,也难免要写些其他文字。时间长了,竟也聚沙成塔,积累了20万字的文稿。承凤凰出版社姜小青先生的好意,让我把这些文字编集付梓。时下的出版界颇为青睐学者笔记一类图书,在我的藏书中就不下十种,眼前的书案上正放着两本,一本是卞孝萱先生的《冬青书屋笔记》,另一本是王水照先生的《半肖居笔记》,它们都属于东方出版中心所出的“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翻开卡先生的书,全部文章都与学术有关,与他的学术论文毫无二致,不过篇幅较为短小而已。王先生的书内容要复杂一些,但也以论学为主,只有“学人剪影”和“人文记游”两卷稍稍越出学术之外。凤凰出版社邀我编集,当然也是希望专收学术随笔的。但是有违出版社的初衷,编入本书的文稿近50篇,其零乱程度相当惊人。首先是篇幅长短参差不齐,最长的《程千帆评传》接近3万字,最短的《也谈关于“台城之炬”的误解》只有三百字。其次是内容芜杂忽东忽西,既有状似学术论文的《简论文天祥的集杜诗》,也有与学术关系不大的《访台散记》。况且还有几篇讲话稿,更难归入“笔记”之类。正因如此,我最初的想法是把本书题为“杂文”,因为这些文字确实芜杂不堪,但是“杂文”一词现在已是陈义甚高的专门名词,试看《汉语大词典》对“杂文”的权威定义:“现代散文中的一类,为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力为其特点。”我的文章显然毫无这种“战斗力”。“杂文”既不能用,便想改成“杂著”,《汉语大词典》释其名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拘体例的著作。”这个涵义混杂的名词正与拙著芜杂的内容相合。可是出版社对“杂文”或“杂著”的书名都不同意,因为他们希望这套书都题作“笔记”或“随笔”,以求体例统一。无可奈何,我只好将拙著也题作“随笔”,这不是我有意要鱼目混珠,而是为了顾全大局,读者谅之。既然题作“随笔”,便不宜径以作者姓名为书名。据王水照先生说,东方出版中心策划“现代中华学人笔记丛书”时,便规定“以斋名、室名为书名”。无独有偶,凤凰出版社即将与拙著一起推出的顾农先生的著作,也题作《四望亭随笔》。可是我本是俗人一个,从未取过什么斋名、室名,我以往发表的一切文字都老老实实地署着我的姓名。几年前出了一本诗话也题作《莫砺锋诗话》,还在跋中宣称今后仍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没想到言犹在耳,就要为了一个书名而取斋名了。要是让庄子笔下的罔两知道了,肯定要嘲笑我“何其无特操与?”当然,取个斋名并非难事,从我的姓名便可联想到一个。当年先父为我起名“砺锋”,是连同“莫”这个姓氏一起考虑的。先父一心希望我愚钝得福,故嘱我切勿砥砺锋芒。没想到“事乃有大谬不然者”,近年来竟然常常有人来问我的名字是否与“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话有关。既然我反复解释不胜其烦,不如自号“宁钝翁”,来表明决不想砥砺锋芒的意思,以绝他人之问。当然“宁钝翁”也可解作“南京的愚钝老翁”,我虽不是南京人,却已在石头城下生活了30多年,又年逾耳顺,以此为号应不算僭越。“宁钝翁”的书斋便是“宁钝斋”,我的笔记便可题作“宁钝斋随笔”了。严复有言:“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他是说的翻译之难,没想到我起个书名也如此大费周折! 
    收入本书的文字内容杂乱,我勉强把它们分成六辑:第一辑是怀人之文,共9篇。前面5篇都是怀念先师程千帆先生的,第六篇则写程先生的两位夫人。另外三文分别怀念从未谋面的萧涤非先生、苏州中学的校友(其中既有存者,也有亡者),以及英年早逝的门人吴建辉博士。东坡诗云:“存亡惯见浑无泪。”我也算是存亡惯见之人了,眼中虽然无泪,心底的怀念却从未稍减,故存此辑以示纪念。第二辑是短论,共11篇。学术论文本来不应有形式上的规定,只要言之有物,长短皆宜。引文、注释的格式也不必定于一尊。可是近年来各类学术评估愈益频繁,评估标准则掌握在各级官僚手中,于是论文的内容越来越浅薄、无聊,形式上的规定却越来越严格、精密。有许多洋洋洒洒且在形式上无懈可击的学术著作,其实只是余光中所说的“瞎说猪炸”而已。本辑所收的短论大多不符合现今管理体制下关于论文形式的种种规定,难以进入学术著作的大雅之堂,故尔编入本书。第三辑是讲话稿,共10篇。其中既有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稿,也有接受采访的记录稿,总之都是先作口头表达再记录成文字的。其中仅有两篇是事先写了稿子到会场上去读的,其余的都是根据现场的录音记录整理而成。第四辑是序言,共8篇。我一向不喜为人写序,我本人的著作也从不请人作序。但凡事皆有例外,本辑中有5篇序言即是应人之邀而写,例如《杜醇》的作者卢国琛先生是位年臻耄耋之年的长者,他来信请我作序,我实在不好推辞。又如《凝眸》是南大中文系的学生刊物,担任编辑的同学来向我索序,我当时正任系主任,推辞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其余3篇是我本人所编之书的序言或前言,因原书并非我的独著,故一并抽出编入本书。第五辑是书评,共6篇。这些书评有褒有贬,观点当然不尽妥当,但自信褒者并无溢美之词,贬者亦非吹毛求疵。另有一篇谈自己撰写《杜甫评传》的体会,因无法归类而姑且收于本辑。第六辑是与台湾有关的短文,共5篇。其中有两篇谈台湾的中文系科及学科评鉴,对内地同行或稍有参考价值。其余3篇则是访台偶有所感而写的短文,俗话说“三句不离本行”,这些短文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涉及台湾的中文学界,故一并收入本辑。
    总而言之,本书所收的文字长长短短,形形色色,颇像一家杂货店里的货物。要是一位“术业有专攻”的学者,一定会羞于示人。但我从来就不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近年来还时时写些非学术性质的文字,故不揣浅陋,欣然接受凤凰出版社的约稿,将这些芜杂零乱的文字编集付梓。要是读者朋友不嫌弃店小货杂的话,就请走进来随意瞧瞧吧!
    (《宁钝斋随笔》,凤凰出版社即出)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1年10月26日1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