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觉得其旨不独在文艺,它是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对于一棵五千年的老树来讲,护生的关键莫过于把根留住。 为此,文艺能做些什么? 答案应该是连根养根。而要连根养根,文艺无疑要回到“文道”,回到“大前提”。 先觉是先行的前提。习总书记强调,“作家艺术家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非常科学地道出了觉和行的关系。而要先觉,我们就要先把心安下来,就像一个湖面,只有风平浪静,才能映照星月。而要把心安下来,就要先“知止”,因为“知止才能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个“止”,正是传统所讲的内容。先觉的基础是传统。 常识是常态的前提。习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如何才能保持这个永恒价值,答案仍然在传统里。传统文化是常态文化,也是常识文化。而常态来自对常识的尊重和遵守。一个人要走得远,不能总是改变方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保持五千年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文化常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常态是保持人民性的最好方式,一个总是更换根的树,无法成为参天大树,如果说参天大树的花果是人民福利,这个福利来自文化之根的坚定,也即常态。习总书记讲,“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要想实现这个“始终”,只有心里永远有人民,而要心里永远有人民,就要把人民视为亲人。如何把人民视为亲人,我认为,传统文化里有答案。 人品是作品的前提。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细细品味这段话,有着非常强烈的逻辑关系。“三养”最终要落在“修”字上,也就是“行”字上,否则无法完成真正的“养”。再看如何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生产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讲,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就要求作家艺术家首先有信仰,有崇高的追求。 公益是效益的前提。习总书记提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就强调了“首先”和“统一”的次第。试想,有再多的钱,能买回来全部的人心吗?事实上,“蓝天上的阳光”和“春季里的清风”,是不愁没有市场的。 传统是传承的前提。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一方面出题,“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一方面给出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作家艺术家“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感恩是感动的前提。习总书记讲:“各级党委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因此,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否则,良心难安。 习总书记的讲话精彩点很多,精神可以概括为方向性、人民性、崇高性、倡导性、常态性、传统性。事实上,在我看来,精华就是传统性。 习总书记的话里有“归意”,因为我就是这么“归来”的: 写作,从西方到东方。当年,我也曾经狂热地学习并模仿了一段时间西方现代派,写了不少表现感官狂欢的作品。后来,我发现这些文字不敢让父亲看、不敢让老师看,再后来,不敢让孩子看。我才意识到出了大问题。从1998年开始,我把目光转向民间传统,转向生我养我的大地,转向亲我爱我的父老乡亲,写下了《大年》,发表后反响果然很好。接着在老师们指导鼓励下,创作了长篇小说《农历》,前后用了12年时间。为此,再看习总书记讲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是多么重要。 文化,从时髦回归传统。当年,我也曾受过“蓝色文明”的影响,一度热衷于现代主义,但是不久,我就发现它无法带给我真正的快乐。彷徨之后,我走进经典。2006年,开始学讲孔子,受到欢迎,但也经历了巨大压力,好在期间我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加上自己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快乐,就坚持了下来。去年以来,习总书记在曲阜、中央政治局十四次集体学习、访欧、北师大、第五届儒学大会上的系列讲话,一次次安定了我的心,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关于传统文化的强调,更让我吃了定心丸。现在,《寻找安详》已经发到近10万册,长篇《农历》等拙著也多次重印,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传统不但能够取得社会效益,也能够取得经济效益,而且这种市场效益将是长久的、非泡沫的。 做人,从利己到利他。通过深入传统,我意识到自己的利己心并下决心改正。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两年做文艺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切身地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在利他里。现在,我可以把多数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切实体会到,没有更高级的精神享受是无法超越强大的感官享受的。长篇《农历》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得票第七后,好多出版社向我约稿,我也为之动心,开写了一部长篇,但写到一半,我就停笔,以一位文艺志愿者的身份,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接地气,不提高人格,不打开心量,再写也是重复,也很难超过《农历》,这对生命是浪费。现在看来,这种选择是对的。两年的文艺志愿者实践,让我走出象牙塔,真正深入到人民中间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积累了大量素材,接下来,我想再用10年的时间,写一部真正接地气的长篇。 工作,从应景到常态。我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刊物主编、文联主席,方向性、人民性、崇高性、倡导性、传统性,无疑会体现在工作中。作为刊物主编,在西海固负责《六盘山》时,在领导支持下,我就把培养文学新人作为重点,多次编发校园文学小辑、专号,现在,不少活跃在宁夏甚至全国文坛的青年作家,就是从中启航的,比如王正儒、高鹏程、刘汉斌、杨建虎、苏炳鹏、穹宇、李义、马占祥等等。调入银川任《黄河文学》主编后,在领导支持下,我仍然延续这一思想,组织“全国高校文学小辑”联展,开展《黄河文学》签约活动。和其他刊物不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文学新人,投向了最基层,其中有大学生,有自由职业者,有在最偏远山区工作的小学教师,马金莲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作家中的栋梁。同时,在保持刊物文学性的基础上,我们也在寻求刊物的不可替代性。通过同仁近10年的共同努力,刊物日益获得全国影响力,连续4年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同类同级文学刊物中惟一一家。刊物印数由2004年的1500份到2012年的10000份。所发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奖项,持续被权威刊物和各种选本转载,转载率保持在10%左右。另一方面,作为文联主席,我觉得在服务中心工作,加强“联络、服务、协调”的同时,还要倡导正面价值,引导社会风气。为此,我们提出:“文化不是娱乐,文化首先应该具有改造力、和谐力”;“文学首先应该具有祝福性、建设性”;“作家艺术家应该带着父母心肠写作,用干净、温暖、诗意的文字和作品点亮读者的心灯,安妥读者的灵魂,让文学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阅读决定一个民族的生命力”等观点,并在工作中实践。10年来,在市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如诗歌节、赏月诗会、刊物书籍捐赠活动等。在出版首届十卷本“文学银军”丛书的基础上,又组织出版五十六卷本银川文艺家精品集,《黄河文学》十二期编发草根文学专号。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常态心灵服务的信心。 原载:《文艺报》2014年10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