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并未完成一个从逻辑上看似乎应该再刻意雕琢一下以实现完美的叙事结构,它只是顺延了一个战争故事的发生发展历程,于是惨烈的战场炫示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戛然而止,影片随之转为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部普通军人抗拒忽略寻求价值承认的社会剧——而一般的结构法会从影片主人公的寻找起步,例如以复转军人谷子地在矿山执意挖掘的荒唐举动加回忆来带出战争场面的闪回,那样虽然突如其来的严酷战争氛围会被冲淡,失去先声夺人的效果,影片的思索色彩却增强,美学上会更加靠拢结构上的艺术完整性,而避免了眼下截然两段式的前后反差。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本片的情感冲击力,甚至在感官的失衡与错愕状态下使之显得越加强烈。冯小刚跨出了世俗的调笑找乐与自我平衡调适式的冷幽默,陷入了对人类现代战争与人生缺憾的沉思,他的观众则由欣赏日本近代浮世绘转向了古希腊雕像。虽然并未脱尽美国战争大片感官刺激的框范(或许也不能称其为框范),而技术上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更加夸张与冷峻,声音、光线、色彩、画面的强烈拼接组合以及镜头贴近对象摇闪腾挪的角度转换,特别是实拍风格的把握,使之迈出了东方温情而一步跃向西方的技术顶端——后半部的转向则又脱尽西方色彩进入现实的中国社会思索与价值追寻。惨烈、悲怆、激愤、惆怅、屈辱、温馨的情感相递甚至交迸涌出,在观众被世俗欢乐熏陶得麻木了的心灵中激起了震撼的涟漪。 被美国大片画面音效的高超技术和普世价值的无孔不入冲击的国产电影,因《集结号》的出现而使人眼睛一亮,国内观众的精神也为之一振。仅看前部的战争画面,你甚至难以区分它究竟是国产片还是美国战争片,它在技术上的突破令人在观看时回肠荡气——这不是古装武打技术的极度渲染,而是现代战争场面的惨烈拼图。令它显著区别于美国大片的基调,是后半部的转入和平时期的现实,影片的主旨转为对正义价值的寻求,这种寻求使得影片具有了战争场面之后足够的延伸度和张力。 影片显露了编剧刘恒惯有的民间叙事立场。它似乎避开了正统的价值基点:少数人的牺牲和英勇献身是为了多数人的保全与夺取胜利——以往的作品中我们习惯于从正面来理解和渲染,当事人是自觉自愿投入牺牲的。谷子地等47人却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为了一个盼望中却一直没有发生的撤退信号:集结的号声,而奉行与彻底实现了军人的职责:一直打到最后一个人!他们都是合格的英勇战士,包括初上战场的“眼镜”知识分子,面对数十、数百、数千倍于己的装备精良的敌人,自己的阵亡数目随分秒急剧扩大,尽管他们在心底急切盼望撤退,但他们坚守住了,他们是合格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躯体赢得了大部队顺利转移的时间。在这里,军人的使命感与坚守的价值被突出强调了。片子对战争的反思则体现在47人的长期被掩埋——不仅遗体被煤堆掩埋而且真相被尘封掩埋。而且由于部队的整编和迅即南下,连任务的下达本身都成为一个无人知晓的事实,使牺牲者全部成为失踪人员,他们的家人甚至不能领到烈士待遇的抚恤金——700斤粮食,而只能按“失踪”对待领到200斤粮食。这些是战争中经常和普遍发生的事情,是战争的残酷的一面。于是,还战友清白与荣誉的执著,使得转业后在和平环境里工作的谷子地成为一个精神“偏执狂”,他执拗地要发掘历史的真相,直至每一个烈士的墓碑都刻上了他们自己的名字,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共和国为之颁发的荣誉勋章。谷子地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更为普世的价值观,脱离开具体的政治倾向性而为普众所认可和接受,这使它似乎靠向美国大片,但这种普世性却使它具备了更为广泛的接受度和普遍价值。在文化产品必须面对全球化市场与普遍消费的严峻局面时,它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 冯小刚长期是以世俗喜剧面貌显现的,从《永失我爱》到《甲方乙方》,即使是貌似庄重的古装宫廷血腥大片《夜宴》,也仍然是以规模场面的耀目炫奇吸引眼球为标底的,因而人们把他和所谓的“贺岁”联系在一起。《集结号》同样是蒙着“贺岁”的面纱出笼的,但它带来了观众心灵的震颤与欢呼。这次人们的蜂拥进入影院说明,“贺岁”的内涵是庞杂的,当代观众并不仅仅停留在寻求世俗的欢乐上。虽然彻底的悲剧不一定适合年节喜庆时期的中国传统心理,适度的沉思和震颤,却能够使人在喜庆的微熏中得到一缕有益的清凉。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悲剧。悲剧能够摒除油滑,使人的情感走向深沉。 一部染有浓郁悲悯情怀的大片《集结号》,使我们对冯小刚刮目相看。 原载:《文艺报》2008-1-1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