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版推出了两篇关于“女性形象塑造”的文章,引起了读者对该话题的关注,本期再发两篇从审美的角度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的文章。 ——编 者 “母性言说”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话题,母亲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史中的经典主题之一。在当代母性言说中,电视剧无疑是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文本。自199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创作中涌现出了《渴望》《咱爸咱妈》《嫂娘》《牵手》《母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结婚十年》《浪漫的事》《中国式离婚》《有泪尽情流》《半路夫妻》《家有九凤》《婆婆》《新结婚时代》《母亲是条河》《中国母亲》《老娘泪》《家事如天》《戈壁母亲》等大量作品,它们或以一个乃至多个母亲为主要人物,或以母亲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配角,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塑造了一大批母亲形象。 从审美文化角度分析,电视剧中的母性言说,存在着“父权传统”“地母崇拜”“女性解放的革命化话语”以及各种“女性主义思潮”等相互冲突与共谋的文化影响机制,并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化的母亲形象:一、传统家长型;二、革命化类型;三、现代职业型。 “传统家长型” 贤妻良母形象是199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中“母性言说”的主流。这类母亲形象继承了传统贤妻良母观念,自觉地以夫为纲,维护传统的“父权秩序”, 她们在家庭中担任一家之长的角色,其威望往往仅次于父亲。她们在丈夫或去世或以某种方式例如离婚而“退场”后,能够顽强地挑起家庭重担,成为一家之主。 引起万人空巷收视奇观的《渴望》是这类剧作的滥觞。该剧按照“温、良、恭、俭、恕”的伦理教条,塑造了一个“德貌兼备”的贤妻良母形象。随后,《母亲》《嫂娘》等剧基本上沿着“刘慧芳”模式往下说。最近几年,这类“传统家长式”母性言说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家有九凤》《母亲是条河》《中国母亲》《老娘泪》《家事如天》《戈壁母亲》等剧均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青睐。 传统家长型贤妻良母,一般恪守传统妇道,一旦与别的男人产生了真挚的情感,一般要苦苦压抑一辈子,甚至内心会充满恐惧。《母亲是条河》中的周翠,在丈夫当兵后,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得知丈夫即将回家的消息时,顿时觉得“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后来,丈夫在情感上背叛了自己,与别的女人生下一个男孩,周翠依然一如既往地处处维护丈夫的公众形象与威信。而《家有九凤》中的初母始终不敢正视与秦大爷之间的爱情。秦大爷的出场不是背影就是剪影,或者干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虽然听到了秦大爷与初母的对话,但画面上只见初母丈夫的遗像。当一连几夜梦见和秦大爷相约去看戏后,初母深感“没羞没脸”,并要大凤去买药来将梦掐灭。 这类母亲即使再嫁,也是一种忍辱负重的无可奈何之举。《母亲是条河》中,翠最后被迫改嫁,就在改嫁前夕,一生从不下跪的翠默默地在自己丈夫的坟前下跪了!尽管她嫁给梁乡长是为了养育儿女,并无真爱,可三个孩子都不能理解她,大女儿固执地把她反锁门外。翠也觉得对不住孩子们,在门外无声地哽咽!俨然一幅传统贤妻良母观念代代相传的心酸图景。 传统家长型贤妻良母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其自我世界缺乏现代气息,丈夫和孩子是她们日常生活的全部,也是她们精神世界的全部。即使丈夫去世后,她们的心里也依然要为丈夫留着一个位置,遇到难处就要向他讨个主意。 “革命化母性言说”是“五四”以来的新传统,是与民族解放叙事结合在一起的母性言说方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革命化母性言说发生了多元化变迁,已经难觅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化”母亲形象,但其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却十分自然地体现其他类型的母性言说模式中,如《任长霞》中的任长霞、《老娘泪》中的陈大娘、《戈壁母亲》中的刘月季等母亲身上,“革命化母亲”的性格特征清晰可见。 “革命化类型”贤妻良母形象,是母亲情怀与革命精神的结合体,其品质主要有:不怕苦、敢担当、深明大义、匡护子女、庇护众生,净化环境,无私奉献等等。《戈壁母亲》中的刘月季是这类母性言说的典型代表。她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建设戈壁荒滩的革命建设事业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与生命,与大集体、大家庭融为一体,组织的关心也使她得到了“大幸福”, “小家”的问题在“大家”的阳光里得到了解决,这也是后来刘月季不想和钟匡民复婚的情结所在。 刘月季将自己真诚的爱心毫无保留地洒在戈壁滩上,但她自己的情感世界却荒草凄凄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代职业型”贤妻良母是女性意识觉醒之后的母性言说方式。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现代职业型”母性言说模式渐渐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 《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结婚十年》《半路夫妻》《家事如天》《家有九凤》等剧聚焦于现代职业型母亲的情感世界和命运,多角度多侧面地呈现出她们的酸甜苦辣。这类母亲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她们对传统的“妇道”标准有了较大的超越。这类母亲形象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情感追求比较复杂,不能对之进行简单的概括。总体上归纳,现代职业型母亲大致具有如下几个特征:有理想,有追求,和丈夫一样携手前进是现代职业型母性言说的核心。例如《新结婚时代》《结婚十年》《有泪尽情流》等剧不再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现代职业型母亲超越了传统的“女人是弱者”的概念,她们对自我的情感世界很认真,敢于结束疲劳无爱的婚姻,敢于追求和谐幸福的婚姻生活。《半路夫妻》中的胡小玲,就是这种敢于结束敢于追求的现代职业型贤妻良母形象之一。《家事如天》中的李晓莉,在婚姻受挫时,虽然也曾产生过毁灭自己的念头,但她很快意识到这不是女性应该选择的道路,在夫与妻的天平上,不存在“敌死我亡”的解决方法,两个人的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结婚十年》中的韩梦更是一位精神独立的现代职业女性。她从未有过夫贵妻荣的想法,只想平等地和丈夫携手笑对人生。不管面对生活困难,还是面对婚姻挫折,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和追求。 由于社会上还普遍存在传统贤妻良母观念的思维定势,现代职业型女人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样的矛盾: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往往不可两全其美。这种矛盾在电视剧《浪漫的事》《空镜子》《牵手》《中国式离婚》《家有九凤》《结婚十年》《家事如天》等剧中都有较深刻的表现。这些电视剧都能直面一些落后的现象,但由于剧作者的思想局限,往往批判不力甚至得出倒退于时代的结论。例如《中国式离婚》中的林晓枫是对《牵手》中夏晓雪的复制,在女性解放的维度上,甚至倒退了几百年,《牵手》尚有对妻子放弃自身事业的遗憾,对男权秩序的谴责,而《中国式离婚》对造成贤妻良母的悲剧性,不仅没有做出正确的揭示,反而归咎于女性的自私、焦虑、不够宽容等等变态心理,最后的解决方式还是回归到传统贤妻良母的宽容上,并得出所谓的“手捧沙”谬论:妻子守护丈夫就像手捧沙,握得越紧,沙子就流失得越多。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结论!这将给中国观众一种怎样的误导! 总体来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视剧中的母性言说,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贤妻良母”是中国人对好母亲的角色定位,凝聚着中华母亲的传统美德,同时也隐含着束缚女性自由发展的潜规则,是中国女性既要遵从又要超越的伦理规范。不仅要正确对待传统贤妻良母观念,继承其精华、弃绝其糟粕,更要紧密结合时代,关注母亲的实际生存现状,对母亲予以更加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关注时代中心的贤妻良母,还要烛照居于时代边沿的新型妻子或母亲形象,深入挖掘现代女性的深层心理与精神追求,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形象。 原载:《文艺报》2008-5-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