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赶制主角的服装,只能去借;借不到裤子,只好将人物的全身镜头改为半身镜头;领子太小,系不上风纪扣,“国民党少将高参”居然整场戏敞着领子;帽子太小,就拿在手里作戴帽状……如今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1981年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拍摄时的窘迫,该剧的导演王扶林也没有想到,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电视剧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成为老百姓寻常生活的一部分。 电视剧跻身大众文化生活第一选择 50年前,一部只有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拉开了国产电视剧的序幕。不过,“最近30年,中国电视剧才有了最迅猛的发展,之前都是起步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黄会林说。 改革开放之初,电影占据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主要部分。不仅普通观众,就连电视剧创作者也对电视剧缺乏准确的认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拍电视剧,掌握不好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包括我,曾经也认为它们只存在篇幅长短上的区别”,曾经创作出《军嫂》、《孔繁森》等电视剧的编剧赵冬苓说,“30年来电视剧创作最大的进步就是摸索出了自身的规律,与电影之间的分野越来越明晰。” “电视剧在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时更全面、更细腻、更深入,和老百姓的生活最贴近,反映的面也最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指出,一方面,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电视剧对观众在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是最低的,接受上几乎是“零门槛”;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走进了无数中国家庭,电视剧成为最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的大众文化形式。 如今,中国电视剧年产量13000集以上,播出资源“等米下锅”已经成为历史,电视剧也逐渐替代了电影,从少数人的“沙龙”,跻身为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第一选择。 电视剧反映观众的精神渴望 有人说,1990年播出的《渴望》,是第一部真正为中国老百姓拍摄的电视剧,人们从中体验到了对普通人情感生活的关怀。“上世纪90年代前的作品更偏向社会性的题材,《渴望》的播出是一个转折。”尹鸿认为。 10年后,《牵手》第一次以包容的态度呈现了现代社会人们情感生活的复杂性。回首《牵手》的成功,导演杨阳感慨万千:“这部剧说出了观众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抚慰了人们的心灵。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探讨情感生活中的迷茫与困顿。” 电视剧创作越来越反映老百姓真实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尹鸿认为,这种题材上的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精神需求,“上世纪90年代前的作品更多地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想,注重反映探索、冲突和碰撞,之后的电视剧更倾向于维护和弘扬传统。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建设后,社会需要在传统中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现实生活题材的电视剧最及时地回应了这个需求。” 从题材单一到日益丰富,从表现模式化到更尊重艺术规律……赵冬苓认为,这既是电视剧创作者不断探索的结果,也不乏市场的作用。“市场是残酷的,拍出来的东西如果观众不接受,自然也就被淘汰了。”在摒弃了“模式”和“概念”之后,中国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越来越自如的状态,“我们的观念在转变,也慢慢找准了电视剧的定位。作为最大众的艺术形式,它最擅长表现的,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媚俗”“跟风”损伤创造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尹鸿认为,电视剧的发展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高度的产业化。然而,市场这把“双刃剑”也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 在每年13000集的高产量下,电视剧市场出现了严重饱合。面对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了迎合观众,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一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开始出现。“现在的电视剧媚俗的东西非常多,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会把社会审美情趣引向低下;另一方面,创作跟风现象也很严重,这对电视剧的创造力是极大的损伤。”编剧高满堂说出了许多人的担忧。 “培养一个健康的市场,是电视剧继续发展的前提,”高满堂指出,“健康的市场会对作品优胜劣汰,相当一部分制作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会放弃低成本制作,转而做‘大而精’的作品,逐渐形成‘少而精’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市场的引导作用。” “在市场中坚守良知,对今天的电视剧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杨阳说,“如何把握一个恰当的分寸,在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准的同时吸引更广大的观众,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原载:《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8日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