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电影的产量超过500部,票房预期达到100亿人民币,不仅延续了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积极势头,而且跻身于世界十大电影市场之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国—— 2010年的票房争夺战已经尘埃落定,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凭借其6.6亿元票房成为国产电影年度卖座冠军。2010年中国电影的产量超过500部,票房将达到100亿人民币,不仅延续了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积极势头,而且跻身于世界十大电影市场之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国。正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具有多重的征候意味,尤其体现了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拓展与回归。 《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等情感片改写了古装武侠片主打票房的历史 自2002年之后,中国电影产业虽然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迅速复苏,但成功的商业电影大多集中在动作片、古装戏仿喜剧和爱情喜剧等几个极为有限的类型范式之内,形态单一。《唐山大地震》的可贵不仅在于回归到本土原创故事和现实题材,而且也宣示了家庭伦理片的高调复活——这曾经是中国电影的经典类型,居于商业电影主流地位近80年。与之相呼应,另几部票房成功之作如《山楂树之恋》和《赵氏孤儿》等,也都是具有悲剧意味的情感戏。这类影片的成功反映出创作者对中国电影市场走向和观众观影心理的精准把握,超越了单纯的动作奇观刺激和肤浅的喜闹感官发泄,说明观众的观影诉求日趋多元和理性。 大导演主动担当拓展电影风格和观众群体的重任 2010年的中国电影几部较高成本影片,除了冯小刚作品之外,主要还有:胡玫导演的历史传记片《孔子》以当代观念和需求重新演绎一代圣贤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悲欢;两部爱情片,徐静蕾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都依托热门的网络小说,前者以当代都市白领的职场经验为卖点,充盈着消费时代的时尚元素,后者则以文革时代为背景巧妙嫁接了日韩流行的绝症题材纯爱故事,成就了10年来文艺片的最高票房;陈凯歌导演的故事新编《赵氏孤儿》,从被历史困境挤压的个体生命角度重新诠释传统题材中的忠义、牺牲主题,延续其一贯的人文思考;而姜文导演的民国传奇《让子弹飞》,是近年来将情节人物和视听奇观结合得较为完美的一部作品,给观众带来了一次久违的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几大导演经过之前的创作磨砺,已经能够比较自觉地把握个人作者风格和市场商业尺度之间的微妙平衡,他们肩负起了拓展中国电影形态风格和观众群体的重任。 香港电影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 以港台电影人为核心主导拍摄的一系列中高成本影片。这类影片大多延续既有的成功模式,是归属清晰的类型片,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其中的成功之作往往能够在类型规范基础上有所创新。以中国古代或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动作片,如丁晟导演的《大兵小将》能够将陷入僵化的“成龙风格”加以深化和提升,叶伟信导演的《叶问2:宗师传奇》成功延续了前作塑造的具有民族情怀的儒侠形象,袁和平导演的《苏乞儿》尝试用3D技术来表现中国武术,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融入了悬疑和玄幻元素。除此之外,古装戏仿喜剧,如《花田喜事2010》、《越光宝盒》、《唐伯虎点秋香之四大才子》和《龙凤店》等,爱情喜剧,如《全城热恋》和《恋爱通告》等,在影片数量和总体票房的意义上,这些影片可以说是支撑中国商业电影格局的中坚力量。 中低成本影片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第三个层次,是内地导演拍摄的中低成本影片。这类影片数量众多,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无法获得在影院上映的机会。抛开具体影片的品质判断,在整体产业意义上,中国的影院市场还没有给这类影片拓展出足够的生存空间,观众的观影热情主要集中在前面两个层次的影片上。即使如影片《海洋天堂》是由明星李连杰主演,也因属于小众题材的励志文艺片而难以收回成本。这类影片中最有观众缘的还是喜剧片。经过几年的沉寂,今年恐怖惊悚片的创作热度有所上升,《荒村公寓》、《绝命岛》和《密室之不可告人》等几部作品票房表现出色,这一类型片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商业电影增长点。 新媒体电影崭露头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影集团去年开始在影院市场外展开“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携手网络媒体和赞助商打造跨平台传播的“新媒体电影”,其系列短片《11度青春》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其中的《老男孩》一片,在年轻人间引发热议,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内容,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表征,其对电影创作方式的开拓性探索,意义深远。近年来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2010年上映的影院动画长片中,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取得了票房成功,而效法国外经验、重金打造的《长江七号爱地球》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前者的成功得益于影院和电视之间的良性互动,动画片也许比其他类型影片更需要跨媒体的整合营销观念。 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01月07日14版) (责任编辑:admin) |